改变生活才能够改变情绪
吴剑
2006-11-15
她是位近40岁的女性,但是,近二年来,情绪低落,没有激情,缺少胃口,睡眠不好,生不如死。我们发现,女性的抑郁症比男性要多,40岁左右的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有的报道说有1/3的女性是这样的,其原因不清楚。
她已经吃药不少,种类也不少,还有吃中药。是的,我们往往发现,许多医生只注意开药,从未心理治疗,这样才使我的生意不少,但是不少医生对抑郁症不能够识别,这是医生教育的不足。
她是第二次婚姻,第一次婚姻的因为不在一起工作,又需要分房子,才离婚的。现在的丈夫不错,是个驾驶员,对自己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但是也不在一起,几个月才回来一次。虽然对自己的生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但是,没有丝毫情趣。
有这样的丈夫已经不错了,如果能够再婚还这样,那才是偶然的幸福。因为大部分再婚都不幸福,比较往往是根源。我最近还看到许多夫妻分居二地的情况,出现了不少问题婚姻。有的红杏出墙,有的孩子问题严重等。丈夫虽然在生活上关心,但是,我们的生活改善了,心理就会产生新的需求,但是丈夫对她的新需求不满足,才会产生心理问题,原理和挫折差不多。婚姻有三大需求的满足,一是社会,二是性,三是感情,丈夫缺少情调,就比较麻烦了。当然,感情的兴趣可以通过婚姻去满足,如果不能够满足,那就去追求吧。只要能够承担行为的责任也可以,因为,道德往往是不合适的。
更严重的问题还有,她已经多年没有工作,丈夫也不让工作。在家带孩子,偶然打麻将,丈夫以后也不让了。过去还有些朋友,现在也少了。
不劳动不得食,不劳动者也不健康。所以我建议她需要劳动,这就是药。一个缺乏生活内容的人,保证心理健康是困难的。这样大的年龄,难道生的目标就是等死吗?我提出了严肃的问题。
他的丈夫来了,我和他们说,目前是抑郁症,情绪不仅可以靠药品治疗,更重要的是靠非药品治疗。包括认识的改变,就是改变生活态度,才能够改变情绪状态。要积极改善婚姻状况,培养婚姻的情调,而不是只为吃饱。要增加生活内容,包括工作,一定的劳动,体育活动,看书学习,娱乐活动等。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调整情绪,包括一定的美容,衣着的色彩改变,积极的暗示等。
心理治疗和药品治疗不同,药品治疗是被动的,心理治疗需要病人行动,行动才能够改变性格,才能够获得心理健康。病人答应这样,但是我不知道她会怎么样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