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心灵的窗户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吴剑
1999年6月15日
发表在《九江日报》
心理医生:
我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学习非常紧张,但是在我学习最紧张的时刻,我却不能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上课经常分心,越想集中注意力,越不能集中,事与愿违,原来比较好的学习成绩,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也开始不稳定,甚至下降。我非常烦恼,但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我想请问心理医生。
高三学生:小高
小高:你好!
注意是心理学的现象,是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物。例如学生在注意听讲时,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老师的讲课。在看电视的时候,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电视情节的变化。
《孟子》上记载了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奕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奕秋教两个人下棋。两个人的其中一个是一心一意地学习,听从奕秋的教导。另一个虽然说也在听,但是心理却以为有大雁就要飞来,总想着拿弓箭去射它。两个人虽然在一起学习,可是这位心想射大雁的就远比不上那位专心学习的。
学奕的故事就是讲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就是心理学的注意。
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的生理学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人对事情的定向反射。可以保证对当前作用大脑事物最清楚的反映,所以注意可以深入了解事物,提高工作学习效率,防止事故发生。
根据注意的自觉性和努力程度,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注意。新奇的,变化的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巨响,强光,恶臭等。老师的讲课声音抑扬顿挫,节奏得当,有声有色可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商品广告,鲜明醒目,设计独特,有吸引力,可以引起购买欲望。
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意志的努力配合。是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注意力集中和指向特定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是意志力的支配,高的注意力,促进任务的完成。因此真正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学习目的,可以提高有意注意水平。
根据人的个性,人可以分为:细心的人,疏忽大意的人和分心的人。学习态度和职业态度对注意有一定影响。分心状态是注意状态的对立物,学习需要我们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自觉克服和控制分心状态,学习专心致志,积极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品质,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还可以分析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况,有时候一些心理问题可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家庭,父母,健康,同学,老师,环境等问题。如果把引起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解决了,注意力分散就是无源之水。
有时候我们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容易引起大脑的保护性抑制,这是大脑自我保护现象,说明大脑需要休息,注意力不集中是大脑疲劳的信号,应该给自己大脑休息的机会。被动休息有睡眠,主动休息有体力劳动代替脑力劳动,不同课程的变化复学,使大脑不同中枢交换兴奋或者休息,或者利用时间搞些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用音乐,运动,散步等方式进行放松,虽然化了时间,但是注意力可以提高,事半功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