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学生中考心理卫生讲座(二)

(2006-08-24 00:27:52)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四、危害是影响学习损害心身健康

⒈过分考试焦虑危害认知过程,容易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学习和考试,而且专注于各种各样的担心。干扰识记,记不住,不能回忆。思维呆滞凝固,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创造性思维更是无法完成。怯场时更加明显。

⒉危害心理健康。是负性情绪反应,危及心理健康,特别是考试后仍然陷入焦虑中不能自拔,容易转变成为慢性焦虑,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方面,甚至成为焦虑症。

⒊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学生发生没有原因的腹泻,长期持续,导致胃炎。影响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诱导支气管哮喘和甲亢。

五、诊断和预后

    考前不安、烦躁、食减、失眠为主要症状。环境压力大,内心恐惧。智力良好,自知力全。大脑正常,脑电图正常。

和躯体疾病,神经衰弱,青春期焦虑鉴别。“考试焦虑度测量”表。

预后良好,改变不良习惯,注意科学用脑,防止心身损害,去除疾病原因就可以自愈。

六、防治措施

⒈自然疗法.

l         保证身体健康,注意大脑营养。

l         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休息和劳逸结合的作息制度。

l         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参加娱乐活动。

⒉学习放松的方法,听音乐,体育活动,体力劳动,休息,娱乐活动,散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紧张的大脑得到松弛和调节,觉得生活愉快。保证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体状态。

⒊心理治疗,注意性格陶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己经得起各种生活考验。

⒋社会支持,要求家长,老师共同配合,综合治疗。家人不必过分紧张,不制造人为紧张气氛。

⒌药物治疗,情绪低落,适当吃巧克力糖,安定药。

⒍自我治疗,考试要取得良好成绩,除了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外,还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l         要有良好的考试动机,端正对考试的认识,明确考试仅仅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不必把考试看得太重(考试动机过强)。明确学习的目的有意义,平常心,安静心。不以成败论英雄。有的考试焦虑是过分注意成绩带来的评价,把成绩和荣辱结合一起,动机过分强烈,心理负担过重。但是被尊重的需要,希望好评,但不能过分,更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别人评价,关键是自己潜能发挥,过分注意眼前功利,反而抑制潜能发挥。挖掘潜能获得知识是体现内在价值,外界评价和分数高低是外在价值。学习目的是知识,评价是附带,学习目的在外在价值,就是舍本求末。分数排名仅仅是老师鼓励学生采取的手段,一味追求分数,为了表扬的是消耗精力,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学习目的的主次重轻分开,好强争胜就容易出现价值观追求偏离。懂得考试焦虑根源是自己而不是学习,相信可以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和调节情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就能够诱发大脑皮层相应工作部位的优势兴奋中心,形成专注、明确的心理倾向。同时能够稳定情绪,使记忆,思维等心理行为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不容易受考试环境,考题困难的影响,发挥最大的解题能力。

l         要树立建筑在扎实知识基础上的自信心,许多考试学生考试紧张,造成记忆模糊,文字表达不完整,都是自信心缺乏。树立自信心能够产生神态自若,平心静气的心理状态,就能够注意力集中,记忆清晰,反映敏捷,正确判断考题,再现和应用知识,顺利解题。

l         认真学习、复学,制定合适的目标,平时刻苦勤奋,考试机会“艺高胆大”,充满自信心,考试前全面复习,尽量熟悉考试要求、题型、时间、地点等。心中有数。正确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又实事求是,不作过高的期望值,期望越高,压力越大,就容易焦虑。

l         应对所考科目夜间考试中自己将可能要做的一切,用意念在大脑中进行几次演习,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拿到考卷要先浏览考题,对题目难易做个估计,然后确定做题的次序和时间,有了大体的安排再去做。先易后难,提高速度,掌握效率,确保基本分数,保持强项,加强弱项。

l         如果是临考前由于情绪太紧张,以致出现呼吸紧迫,心跳加快,头冒冷汗,手脚发抖等反应,可以采取:

        积极的自我暗示,稳定情绪,激励自己不能怯懦,要经得起考验。

        进行深呼吸,强行调整心率,迫使血液循环正常,使引起激烈的肾上腺素分泌趋于正常,避免混乱思想,解除考试不好要受人讥笑歧视的顾虑,迅速把思想的兴奋点集中到题上来,先做最容易的来稳定情绪。

        怯场时应立即停止答题,闭眼,放松,作几次深呼吸,深长均匀而有节奏,反复自我暗示:“我很安静”,“我很放松”,适当舒展身体,等待镇静后再答。

⒍寻求心理咨询,考试前感到自己难以克服的过分焦虑或者曾经出现数次怯场,应该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可以通过自信训练,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来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