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年老店者才有资格投资医疗行业
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吴剑353000
2006-02-15
最近在《现代护理报》报道上海一家颇有规模的民营医院的“孕妇当作不孕症治疗事件调查”,使我倍感为民营医院的未来担心。
在卫生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民营医院,的确抓住了一个良好发展机会,的确为解决医疗资源不足作出了一定贡献,的确为医疗服务的改进增加的新鲜血液,的确为公立医院垄断的医疗市场起到了鲇鱼效应,但是种种事件,令人痛心疾首,令人深思反省。
文章指出了许多医院无论怎么样的医生,都冠以专家主任的头衔。无论什么医疗项目,都称为治疗中心。各种各样的铜字招牌,让老百姓真假难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比比皆是。诱导病人消费,炮制“弱阳”结果,决不偶然。医疗广告中夸大治疗效果、过度包装产品,层出不穷,甚至政府要求停播的电视挂角广告仍然存在。虽然开除了几名医生和聘请的管理者,但是可能仍然是根据投资者的指挥棒行为的。
这样的情况,决不上海这家医院一家出现,其他地方,其他医院也为数不少。笔者就亲自见过来院就诊的病人,因为在一些民营医院铺天盖地的广告诱惑下,少数辨别能力不强的病人,鬼使神差地就诊,“只要进了门,就有办法”,这是一些民营医院的人员自己说的。就是恐怖加诱惑,把病情说得危机四伏的,检查结果是模棱两可的,治疗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结果是病没有治疗好,钱花费得不老少。“甚至有的病人根本就没有病”,医院的医生对我一边这样说,一边摇头。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些民营医院门可罗雀,但是却长期大肆广告,细细分析,肯定广告是有效果的,不然就是为广告公司工作了。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人,庞大的人群,总是有相当比例的人,在这样立体式广告,轰炸式宣传面前,失去辨别能力,既然是花费了巨大成本搞到的一个病人,无论如何,要在其身上,取得巨额的经济效益。
我们不能要求病人什么,因为如果在中国做一个不上当的消费者,特别是信息不对称行业的消费者,是多么困难。我们也不能要求广告公司完全自律,因为它没有经济效益,就会经营困难。
但是,我们要求一些民营医院当自重。投资医院政府是欢迎的,支持的,但是投资医疗行业绝对不是暴利行业,如果想取得暴利,就不要投资医疗行业。我们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时,应该认识到,投资获得合理回报的理所当然的,但是投资医疗行业,如果经营规律得合理、科学,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适当的回报的,想获得暴利就违背这个行业的经济规律。中国古人一直就有实业报国,医疗救人的传统美德,许多成功富裕人士,开设慈善医院,报恩于社会大众,如果想投资医院,使之成为喝血机构,那是大错特错了,这样的投资道德和良心,必为社会所不耻。
要想获得医疗行业投资的长期稳定合理的回报,就必须有把医院做成百年老店的思想准备,制定并且实施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十分必要,绝对不能鼠目寸光。切实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而不是一味地,搞门面装修、理念炒作、广告轰炸、简单经营。要把病人的根本的长期的利益放最高位置,建立满意的、直至忠诚的病人群,而不是见一个,杀一个,见二个,杀一双。如果能够这样去经营管理医院,既符合医院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也符合社会和病人的根本利益,实现多赢。
医院的医务人员要有职业道德,医院的投资者当然也应该有投资道德,但是道德是建立在法律和理性的基础上的。在一个行业开始时,发展时,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也不能全面否定其整体行业,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我看是可以借用的。同样也不能完全指望行业有足够的能力自律,迅速制定行业有关法规,对行业的害群之马,要严厉打击,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看来在民营医院行业中,政府鼓励投资,合理回报,规范行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许多要做。
发表在:《福建卫生报》20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