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香雪海苏州光福寺梅花游记 |
分类: 周边山水 |
循着古人的足迹,今天(2月21日)上午驱车来到苏州香雪海。
日前阅读清人汪琬《游马驾山记》,从注释可知:马驾山,在光福寺西碛山东,铜井山南,山不甚高,四面皆树梅。可惜的是地方志没有马驾山的名字,当地人或称作“朱华山”。后来,这个遗憾为作者好友康熙年间巡抚宋荦(Luo 四声)所弥补,他看了汪琬的这篇游记,欣然在梅林的崖壁上提写“香雪海”三字,终于使马驾山名扬天下。
《游马驾山记》中提及到了广福镇,自己曾经在前往苏州玄墓山、穹窿山之际得知了该处地名,于是立刻点开百度地图输入马驾山字样查询,却发现没有结果,想起文中同时出现了铜井山和邓蔚山之地名,于是在铜井山和邓蔚山周边区域查阅,发现了马驾池字样,位于苏州香雪海景区。从地理位置看,完全符合文中描述,由此坚信马驾池即马驾山是也。
景区门票旺季30元,淡季20元,此刻正是梅花盛开,自然算得旺季。九点一刻到达,道路已经非常拥挤,停车位紧张,附近村民生财有道,开辟了自家院子,20元不限时,我也只得如此。
入园即是一片梅园,阶梯上升,游人如织,年老的年幼的,男的女的,甚至看到了几群出家的女尼,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心的笑声梅树丛间荡漾开去。半山腰一处观景台,登高俯视,果然一片梅花的海洋,从公园门口一直延伸到眼下观景台处,远处群山连绵,光福塔遥遥可见。春风吹过,惬意无限。巡抚宋荦的“香雪海”题字就在附近的崖壁上,位于茶室的后侧,梅花亭(1923年建)的脚下。
据载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园1784年)曾来此游玩,见一老农在此植梅,便亲载梅树一株。为保其成活,农夫深挖一池浇灌至今梅池尚存,古梅苍劲。
梅花亭一侧还有乾隆御碑,虽然距今不过两百多年光景,但是字迹模糊,很多石刻千年之后有的依然可以辨识,人说是刻字的石头材料没有选好。其实这些都是次要,如果确有千秋伟业,人们自然不能忘记,正所谓怎样的石碑都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
上峰顶部有观湖亭,登高远眺,太湖美色尽收眼底。
一位阿姨向景区老师傅打听:“二十年前这里都是一片绿色的梅花,现在怎么都不见了呢?”老师傅言之凿凿眼前的梅花就是!阿姨满心怀疑,摇头不止,带着无限惆怅呆立当地。很多人尤其上了年纪之人习惯追忆当年,年轻时候的记忆,总是那样的美好,常常无视眼下的良辰美景,方外之女尼尚且禁不住美好春光的诱惑,沉迷过往不亦稍许遗憾乎?劝君更多珍惜当下!
关联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