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景淳墓

标签:
瞿景淳古墓明朝胡宗宪严嵩 |
分类: 周边墓陵 |
瞿景淳这个人我是完全不熟悉的,知道他的墓地,也是通过EpochOfYao博客介绍。墓地位于柳如是墓的西侧一百米开外,道路北侧靠近虞山一面,虽然路边有提示标牌,但是没有专门道路入口,需要跨过隔离护栏才能进入。但是墓地规制很高,神道两侧竟然有石像生,虽然看江苏省文物保护碑介绍系原物丢失从别处移来,但也比之刚才看过其他四座墓地规格高了一些,后来得知它是常熟市境内现存唯一一处有石像生的明代墓葬。或许前面的几座墓葬地面建筑被毁坏没有留存下来罢了。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
瞿景淳 (1507年-1569年 ),字师道,号昆湖,江苏常熟五渠人,明代官吏、学者,《永乐大典》的总校官。嘉靖二十三年(1544)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二(榜眼)。
瞿景淳为人清廉刚直,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世子朱载堉,拒受重礼。倭寇犯江南,他从江南赴北京见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但是却无力抵御倭寇,使得人民无法安定地生活。严嵩感谢他的意见。
不久后担任侍读学士的职位,掌管翰林院的事情。又改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之后又升任吏部右侍郎。隆庆元年(1568年)奉召担任礼部左侍郎的职务,兼任兼翰林院学士,领二品的俸禄。后来疾病发作,屡次上书后归乡隐居。第二年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参考:谥号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