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子墓

标签:
言子孔子子游七十二贤人十哲人 |
分类: 周边墓陵 |
言子(前506—前443年),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是出于对他的尊敬。言偃出生于吴地,成年后到鲁国就学于孔子,从言偃比孔子年轻四十五岁来看,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言偃即为七十二贤人之一。擅文学(指历史文献),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
孔子授徒,设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中有优秀学生十名,后人称为“十哲”他们分别为:德 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 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言偃名列第九,故后人又称为“十哲人中第九人”。又因言偃为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和 “南方夫子”。
言子墓地范围较大,气势雄伟。始建年代已失考。据言氏谱牒记载,西汉武帝时,17世裔孙言成大始修祖墓,后渐荒芜。至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常熟县令王爚明令对墓道进行保护。明弘治十年(1497年),知县杨子器重修,树碑立石。嘉靖二十七年(1543年),巡按御史陈九德复立碑植树(以上两石均佚)。崇祯九年(1636年),苏松巡按御史路振飞重修,立“先贤子游言公墓”石碑一通。清康熙间,江苏按察使王繻重修墓道。雍正间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建石坊,额题“南方夫子”
乾隆首次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年),裔孙迎驾苏州,得御书“道启东南”四字,遂建石坊(今墓道第二座石坊)。是坊为花岗石冲天式,高4.71米,通宽10.05米。石坊中间正面镌刻“道启东南”四字,背面镌刻“灵萃勾吴”四字,由裔孙言汝泗于乾隆二十三年建。又于报功亭旧址立飨堂,墓前左右建谕祭文碑亭各一座,左为乾隆十六年遣经筵讲官刑部侍郎钱陈群主祭立石,右为乾隆二十二年遣副都统散秩大臣懋烈伯、李景主祭立石。
墓冢封土直径约3.5米,高1.6米,外设罗城、拜台及围墙,坟圈内有明清墓碑各一,分别刻有“先贤子游言公墓”、“先贤言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