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因为距离住处锦江之星钟鼓楼店最近,不过几百米,因此钟鼓楼被安排在行程的最后一天8月4日上午。
钟鼓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大街以钟楼为交叉点向四个方向辐射出去。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所以古人都建造有钟鼓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它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
钟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钟楼外围一圈刻有中国传统历史和民间故事,比如岳母刺字、柳毅传书、击鼓金山、单刀赴会等,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游客忽视。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四周都有大鼓,应为今人重置,南北两侧各12个,以24节气命名。西侧为更鼓两面,分别用中英文命名。东侧(登楼出入口)也有两面,名字可惜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返回的时候发现南侧的那面鼓是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的一面鼓,仔细再看,果然比旁边一面打鼓还有大了不少。中国的世界之最真多。鼓楼2楼有明清家具展和各种鼓的展示,令人大开眼界。
钟鼓楼里面都有演出,我拍摄下了演出时间表格,大家可以参考。我们运气不算很好,在钟楼恰好赶上古筝表演的最后两三分钟,演奏古筝的女孩气质形象俱佳,古筝古乐美人和谐地融为一体,观之听之令人赏心悦目;在鼓楼运气稍好一些,赶上了鼓乐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多人表演,鼓声激昂,节奏鲜明,令人振奋。
如果有时间,晚上可以到钟鼓楼广场,夜幕里霓虹灯下,钟鼓楼别有一番风韵。
钟鼓楼各自售票价格35元,联合票价50元。儿童免票,和身高无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