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戴望舒诗歌的精神内涵》入选高一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02-14 10:24:03)
标签:
情感诗歌叶琛文化时尚 |
分类: 发表留存 |
成都市金牛区2016—2017学年度(上)
期末教学质量测评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戴望舒诗歌的精神内涵
叶琛
情是戴望舒诗的骨子,爱情则占据了他创作的重心,他渴望征服爱情,但爱情却偏偏折磨着他,使之不断地遭遇着挫折。45年短暂的人生中,戴望舒经历了三次爱情的悲剧:与施绛年的伤心之爱、穆丽娟的不忍之离和杨静的无奈分手。情爱的创伤不仅使戴望舒的心灵有了阴郁,也导致了他的诗歌呈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
戴望舒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得到的是异常的悲情,但在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却取得巨大的成就。可以说爱情不幸,诗情幸。这也是作为一个男人应该争取的胜利,在爱情、家庭上屡屡失败,但是在事业上,他可以做到的却是别人无可取代的骄做。仿佛是上帝的精心安排,没有给他翩翩风度,却赋予了他超群的才华。
戴望舒是一个忠实于自己生活感受的琴师。“心即是琴。”(《秋夜思》)诗歌创作注重个人体验,是他一生不变的创作原则。在此前提下,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独特的情绪,并在探索中不断创造了新的里程碑。首先,青年时代的诗人尚未触及社会政治,他面对的只是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面对邻里玩伴对自己生理缺陷的讥讽嘲笑,戴望舒从小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其他方面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志向的坚定,加上外来刺激,敏感纤细而又内向的戴望舒学会了用写诗的方法来宣泄情感。初涉诗坛的戴望舒带着中国晚唐诗歌传统的深重影响,早期诗歌并不成熟,幻灭的青春孕育了伤婉的诗情,奠定了忧郁感伤的创作基调。成名作《雨巷》就是充盈着低沉的情调,并且像和着忧郁的音乐舞蹈。叶圣陶称这首诗是替新诗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1.关于戴望舒诗歌“精神内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叶圣陶认为,戴望舒的诗作《雨巷》替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B.初涉诗坛的戴望舒深受中国晚唐诗歌传统影响,创作基调忧郁伤感。
C.戴望舒忠实于自己生活感受,诗歌创作注重个人体验,是他一生的创作原则。
D.戴望舒自辟蹊径,摆脱外来影响,应用旧辞句和虚字,给读者带来新的体验。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雨巷》不完美,因为诗人用外来的音节组织诗章,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连贯的诗情。
B.无韵自由诗体在具有散文美的诗体中体现流动的诗情,这使诗歌和音乐泾渭分明。
C.诗人认为诗的韵律在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而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
D.青年时代的戴望舒面对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学会了用写诗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戴望舒感情婚姻生活经历了异乎常人的悲情,却成就了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
B.早期戴望舒深受中国晚唐诗歌传统影响,幻灭的青春孕育了伤婉诗情,创作并不成熟。
C.戴望舒创作《雨巷》后,大胆进行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尝试,使诗歌艺术形式别开生面。
D.感情连连受挫,使得戴望舒内心有了阴郁,也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浓厚的忧郁色彩。
答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