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的日子
(2025-09-23 09:16:42)等风来的日子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一
这一周,广州人都在等风来。
第17号台风“米娜”刚走,第18台风“桦加沙”又将到来。广东省气象台预报,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如“天鸽”、影响范围如“山竹”,预计9月24日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8级大风几乎覆盖全广东,12级风圈半径80~120公里。
等风来的日子,有点热,又有点忐忑。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等风的日子,就是等待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二
星巴克退出中国,正成为现实。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星巴克已将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列为业务出售的最终候选方,收购已进入最后一轮谈判阶段,预计10月底前敲定结果。
星巴克似走还留。按照计划,星巴克计划出售其中国业务70%的股权,只保留30%,并且要求多个买家分摊这70%的股权,每个买家不超过30%。
星巴克出售股份的原因很多。但激烈的市场竞争,无疑是主因。
当前国内咖啡市场确实太“卷”了。瑞幸咖啡推出9.9元一杯咖啡后,一个比一个更便宜的库迪、喜茶、奈雪、霸王茶姬等本土品牌也来了。
2019年,星巴克的市场份额为34%,2024年已经降为14%。瑞幸咖啡的市场份额则上升到35.1%。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营收为29.58亿美元,同比下滑1.4%。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在中国的门店已经达到26206家,是星巴克的三倍。
瑞幸咖啡除了性价比高以外,产品创新也是星巴克无法企及的。瑞幸咖啡2024年推出119款新品(约每3天1款),光“荔枝”时令饮品、“小黄油拿铁”首月销量就达4400万杯。
市场已经进入新阶段。
星巴克的“小资氛围”、身份场景,早已不复从前。性价比和产品创新又无法与国内品牌竞争。
星巴克确实“卷”不动了。趁高位退出中国业务,确实是现实的选择。
只是,星巴克既想套现,又要保留30%股权,维持相对大股东位置,这点“小心思”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交易。
星巴克进入中国,一度教会了很多人喝咖啡,最终却被国内本土品牌挤出中国。
这是一个大家似曾相识的故事。
三
房地产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已经过了一半。
房地产行业也在等风来。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9月陆续出台了本地的房地产新政。房地产的限制性措施,已经接近全面取消。一套房和二套房的差别性房贷政策,也已经成为过去。
美联储重新进入降息周期后,国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获得更好的操作空间。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底部已经越来越近了。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已经成为管理层的目标。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业内除了等风来,等政策的预期外,更重要的是积极作为,做好自己。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只是短期目标。
房地产行业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