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股价连续18个跌停,为何无人施救?
(2023-05-31 14:39:52)阳光城股价连续18个跌停,为何无人施救?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截至5月30日(周二)收盘,ST阳光城跌5.17%,收于0.55元。
这已经是ST阳光城连续第18个跌停。这一轮跌停潮前的4月28日,阳光城涨幅0.78%,收于1.38元。5月开始从此之后,ST阳光城的股价仿佛坠入悬崖,连续18个跌停。
按照这个趋势,ST阳光城恐怕难逃退市的命运了。
5月26日,ST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若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将被终止上市交易。
曾经跻身2000亿规模房企的阳光城,落到今天的境况,当然有其自身的原因。
过度加杠杆,过度扩张之后,2023年迎来各类问题的爆发。
根据阳光城4月28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2022年阳光城实现营业收入仅399.19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高达-125.53亿元。
5月12日,阳光城发布公告,截至公告日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已到期未支付债务为647.32亿元,其中涉及担保事项的已到期未支付债务本金累计245.62亿元,而ST阳光城及控股子公司对参股、控股公司提供担保实际发生金额高达711.07亿元。
1、 ST阳光城作为一家仍在经营的规模房企,在股价出现连续的18个跌停后,仍无人施救,确实非同一般。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地产股的信心已经降到历史低位。公司内控存在缺陷、数百亿债务缠身外,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被冻结、实控人被立案调查等问题,令ST阳光城难以重塑市场信心。
2、无人施救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层在“三保”的前提下,已经接受了部分出险房企”付出代价“的结局。
2023年,在港股和A股中,已经有蓝光发展、新力触发了退市条款。未来还有10多家房企面临退市风险。
截至5月30日收盘,光在A股中股价低于1元的地产股票就有8只。
3、 ST阳光城的现状,是一面镜子,充分说明了当下房地产行业的窘况。
一方面,管理层重提“支柱行业”,提出房地产行业要“平稳健康”发展,对国有房企和民营房企“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却持续下降。
除了地产界人士外,其他行业的人士对房地产的前景大多不言乐观。
ST阳光城跌到0.55元,无人抄底。其实一点都不令人奇怪。
碧桂园的股价跌到1.49港元,万科股价跌到14.36元,保利股价跌到12.95元,也没有几个人抄底。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地产股正面临重新估值。
5月,不是属于房地产行业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