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3和113:广州住房结构急需调整
(2013-11-22 17:15:26)
标签:
房产 |
53、83和113:广州住房结构急需调整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3年广州新建住房平均成交价格出现了快速上升。一方面是地价、房价上升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新建住房供应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当前,广州新建住房供应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
1、大面积、大户型、高单价的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在提高。144平方米以上套数比例已经占到市场的30%左右。而广州存量住宅中,144平方米以上户型只占10%左右,过去几年一手商品住宅成交结构中,144平方米以上户型所占比例也就15%左右。
广州商品房“富人化”倾向明显。反映在广州新建住房成交套均面积上,2010年为110平方米,2011年为116平方米,2012年为114平方米。三年平均值是113平方米。
一手住房平均113平方米,怎么看,都是一个“超标”的数字。广州正面临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如果户均面积能够下降20平方米,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将起到更好的作用。
2、大面积、大户型总是对应高房价。同创卓越公司的一个专项研究表明,当前市场上的户型面积与房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平均户型越大,单价越高。
让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一个数据,过去三年,广州二手房成交的套均面积为83平方米。
如果说,二手房的成交总价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刚需自住需求的支付能力。当广州普通自住型刚需能够负担83平方米的二手房时,开发商供应的一手房套均面积达到113平方米。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广州有16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各类存款达到2.9万亿,广州房地产的年销售额一年只有1400亿左右。一手商品住宅年成交只有700万平方米上下。“大城市小市场”,其根源在于产品结构不合理。
3、随着楼价持续上升,政府保障房的需求压力在未来也将增大。广州当前公租房平均户型面积为53平方米。对公租房的建设标准,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如果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广州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23平方米。公租房面积确实不宜过小。虽然住建部文件中,建议为40平方米左右。广州适宜的标准应为一房一厅45平方米左右,两房一厅60平方米左右。
4、多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一直强调“调需求”,从“限贷”、“限购”到“限售”,从交易环节加税,到二手交易所得征收20%税,都是为了抑制需求。
事实上,房地产调控忽略了一个重点,就是要调结构。2006年曾出台了对户型面积的“7090政策”,后来由于各种利益博弈,“7090”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约束力。
房地产调控年年提出要控制有钱人的需求,但当前房地产的开发产品,又总是倾向有钱人。
要控制房价,必须调市场的产品结构;要调结构,必须对房地产的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市场产品的畸形变化,已经迫使管理层必须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