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停车费政策解读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昨天(2008年6月24日),《南方都市报》披露,广州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将免费停车。看了报道,十分狐疑。广州机动车保有量在2007年已突破100万辆。目前城市中心区固定停车位缺口在30-40万个。虽然政府承诺一年将建5万个停车位,事实上,停车难问题今后还将加剧。
一方面,机动车仍以每月上万辆的速度在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很多“临时工地停车场” 逐渐开发房地产,车位仍在压缩。
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地方,理论上应该免费停车,因为这些全是“非赢利性组织”。难就难在,倘不收费,很多“非客户”车辆将直接停入这些地方,车满为患将难以避免。真正需要的人,将无办法开车进去。
今天在广州开车办事,能快速找到一个停车位,不需要兜兜转转,已是很幸福的事情。一个小时10元也好,8元也好,都不重要了。
今天的《南方都市报》,用“想免费停车?做梦去吧”为标题,重新核实了昨天的报道。事实上,现在收费的医院、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停车场将继续收费。
按照物价局官员的说法,上述地方停车场原则上免费开放。确实有收费需要的,经过物价局审批后,可以收费。
这个解释,关键词是“原则上”三个字。
大家听了上述表态,马上知道,该收的还是要收的,“原则上”意味着不是“禁止”。
从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到今年2008,从中央政府到地方省市,出台了数量不少的房地产法规、政策、红头文件,细细读来,“原则上”的东西也太多了。
不读懂政策,不读懂“原则上”,在中国大陆,根本就搞不通房地产。
回到广州停车难问题。
政府一直限价下去,也不是好的办法。扭曲了市场价格,造成城市机动车“超生”、“超量”,广州污染问题已日益恶化,城市交通日见艰难。
或许,放开停车费限价,始终是一个方向。虽然,这对广州城市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只有汽车的保有成本剧增,才能迫使更多人选择公交工具。才能使机动车数量稳定下来,而不是盲目增长。
只有停车费上升,才能增加市场动力,促使更多投资商和开发商去兴建更多的停车场。广州停车难问题,才能最终缓解。
政府想把停车难问题,统一由政府去解决,无疑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