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2008:卖房年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2008年广州楼市进入调整期。
最近不少朋友打电话来,“2008年是买、还是卖?”“楼市见底在何时?”“中心区物业是否抗跌?”“中小型是否一定降?”“写字楼、商铺是否可以投资?”“郊区盘可否趁低吸纳?”。
这些都是具体而实际的问题,需要去认真回答。
2006-2007年,我曾鼓励了不少朋友去买楼,正如一些金融专家鼓励我去买股票一样。2006-2007年投资广州市中心物业的朋友,最差也赢了50%以上,高的赢了80%-100%,绝对跑赢了股市。这两年买房,基本上属于零风险投资。
2008年,世界改变了。
2008年是“有赚有赔、有哭有笑”的一年。所以,我一直提醒各路好友,“买楼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现在很多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老想着去买。其实,在2008年,“卖”远比“买”重要。
在考虑“买不买”的时候,还必须认真考虑“卖不卖”。
2008年绝对是一个卖房年。
1、发展商“拼命卖楼”的动力很足。
广州房地产基本上由几大发展商垄断一手市场。寡头垄断的结果是:发展商的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会影响楼盘定价。
2008发展商有三难:资金紧张、政策从紧、市场低迷。这“三难”均是广州楼市10年之最。
富力、万科的董事长都已表态:要拼命卖楼。拼命的意思就是打折抛售。如果是2006年以前拿地的项目,发展商自有资金回报率至少在50%以上,普遍100%以上。楼价跌30%,发展商还有利润,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发展商让利20%,老百姓“排队买房”的积极性就会被完全激发。今年万科在广州已经尝到了甜头。
发展商抛售,大家去承接“折后价”。中、长期持有,一定会有好的回报,但2-3年短线内就要默默忍受“跌价”的煎熬。
2、广州人应主动考虑“卖房”。
2008年,在广州炒楼的外地人早已“获利离场”。高位出货,溜之大吉了。2008年一季度,广州二手楼销售量仅105万平方米,下跌35%。但售价却升了28%。这是什么原因?外地人开跑了。
广州的本地人,却还在观望“买不买”;广州的媒体还不断给消费者“买楼”、“买便宜货”的建议。
大家忘记了两个基本点:
基本点1:广州楼价正处高位,有点类似股市5500点,虽已高位回落,但仍处10年之峰。现在卖楼,很多人的收益已经非常理想。
基本点2:房子的价格是波动的,不可能永远上扬。普遍市民(多套房子拥有者)“捂房”的意义不大。2008年,发展商已经不再“捂盘”,市民更不应“捂房”,积极把多余房子清货出去是最佳选择。
房子如股票,差不多就可以卖。在多变的年代,“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赠一句话给拥有多套物业的朋友:要把房子视为情人,不要把房子视为老婆。情人可以随时换,老婆只是唯一。房子绝不应成为“天长地久”的唯一。
3、给2008年楼市投资者的6个建议。
(1)2008年多看少动,买要谨慎,卖要坚决。
(2)广州楼市在2008年会见底,大约在冬季,有可能买到近3年来最便宜的产品。今后几年,升值潜力可期。
(3)中小户型价格堪忧。自住的无所谓,投资者要小心。
(4)中心区物业抗跌性要优于郊区盘。广州楼价若下调,首先会从外围开始。
(5)写字楼市场变数很大。投资者不熟不做,不要随便踏入新领域。
(6)受政府保障性住房大量兴建的影响,广州楼市租金水平难有起色。买楼收租,难抵利息,大家要慎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