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风乍起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南唐冯延巳曾写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中主李璟看过后,又爱又妒,醋意大发,问道:“吹皱一池春水,关卿何事?”
黄金周又是个“涨价周”,媒体广泛报道:黄金周成交数据,广州楼价逾1.5万元/平方米。老百姓惶惶然,专业人士忧心忡忡。然而,“楼价逾万五,关卿何事?”
现在的广州楼市,已经完全是大发展商垄断、中介机构集体哄抬、少数富人多重炒作的楼市。一般工薪阶层,已经远离这一游戏。
值得关注的是:高温下的楼市,出现了成交萎缩的迹象。黄金周7天,广州“阳光家缘”统计共成交164套,深圳统计共成交82套。无论如何都是个“超低谷”数据。市场低迷,已经不用再下结论。尽管有楼盘“报收”10亿,但千万别忘记:富人总是少数。
用164套成交的数据,“平均”出1.5万元/平方米的楼价,怎么说,都令人觉得说服力不强。
政府的动向值得关注。广州市政府部门以“规范信息”的名义,决定逐步取消“阳光家缘”的实时信息公布。
这个决定无疑是举起了一把“双刃剑”。
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真实、不对称,一直是广州楼市得大问题。政府对信息“打包”,根据需要再发布,虽然有利于政府工作步调的统一、有利于舆论宣传的统一。然而,真实信息的掩盖(或滞后发布),很可能造成楼市下一步因“恐高”而形成新的非理性抢购。
这有点象国六条中的“5年内交易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原意是抑制炒楼,客观上抑制了资源流动,扩大了交易成本,形成为高价格的“诱因”之一,这是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始料所不及的。
广州市政府部门在国庆黄金周前后频出“地方动作”,意欲有所作为,但也要谨防“聪明反被聪明误”。至少,在应否取消“阳光家缘”的实时签约信息的公布上,政府理应更慎重。
两年前千呼万唤,颇得民心而开通的信息网站,两年后又要自行关闭,理由是“信息数据打架”,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