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园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广东近代有四大名园,分别是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2月10-11日,同创卓越公司借年终总结会机会,全公司一起游览了四大名园及番禺宝墨园。
一
四大名园,均为名人雅士所建。明清二代,广东已是富庶之地,富豪辈出。但有钱未必会造园,想造园者,又未必有钱。名园的主人,“富”而“雅”是必不可少的。
光看四大名园的命名,均颇下了一番功夫的。
东莞的可园,很有特色。据说园主张敬修原取名为意园,即满意、合心意的意思。园林竣工后,主人大排筵席,广邀文人雅士品评鉴赏。主人问大家意见如何,客人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美,又不好先表态,就都回答说:“可以!可以!”讲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敬修于是改名“可园”。
事实上,“可园”比“意园”要好,“可园”表现了主人的自谦,有“无可无不可”的深切内涵。确实很妙。
有了“可园”,里面自然就有了“可堂”、“可亭”、“可湖”等等。命名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现在大家搞项目,经常搞不出一个满意的名字,只好到处抄袭。其实,只要添加点文化,命名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二
四大名园,如今已物是人非,只留下几片历史的回音。昔日的荣华宝贵,纸醉金迷或风花雪月,如今安在哉?
这几年,我探访过徽派建筑的传统大宅、感觉过京城四合院的昔日奢华和苏州豪宅的曾经风彩,这几天又重温了岭南名园的昨日光辉。
共同的感受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现在很多的大公司,大老板很“牛”,守住了几个地盘或一栋摩天大厦,就以为自己会“永恒”。
其实,时间会洗涮一切。
在无情岁月的催促下,美人易老,江山易改。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人不过是过客。人生的际遇,其实也是“无可无不可的”。
三、
岭南园林,岭南文化的特色在于兼收并蓄。
广东四大园,既不排斥北方的造园技艺和材料,也不排斥西洋的材料和家俱(如“四季窗”和“西洋镜”)。
岭南的名园,既是岭南的,也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各种元素、各种材料、各种表现,都被“宽容”地安放在同一园林中。
从事建筑设计,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多去看看“古董”的东西,或许可以涤荡出一些新的思维。
我曾经很认真地去探究过广东四大名园的建筑师,遗撼的是:只有园主人的记载和事迹,却没有建筑师的档案。连名字都没有。
建筑师的地位确实有待提高,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前一篇:2007年广州楼价预测
后一篇:全面看好2007年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