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味济南之六十四——历城诸泉(16)玉河泉泉群c

标签:
旅游娱乐 |
分类: 说事 |
卢井泉在卢家村中,井型泉池外罩小房。
(34)肖南井泉
彩石肖家村有泉井——肖南井泉,肖南井泉位于村南,形制没什么特别,也是小房内的井,井很深。
(35)红色水库
彩石肖家村有一个红色水库,与其说是水库,不如叫红色水池,因为这个“水库”实在不大。而且还被棚盖了,只有一处取水口,水口上面刻有“红色水库”和一个五角星。其实这里原来也是一处山泉,只不过村民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所以外面加了盖。称其:红色水库。
(36)肖家泉
彩石肖家村村中还有一泉,无名,有人叫它肖家泉。这处泉子样子和南山泉类似泉水从小水池中溢出,顺流而下。
(37)义和泉
韩家峪村有两处泉子-义和泉,白胡子老头泉。义和泉在村里名气很大,出村顺路南行就会看到山根的石堰下有一处券石拱洞,义和泉就在洞内,洞内是一处水池,旁边有台阶可下去,泉眼在水池里面的石缝中。券门洞顶有泉名石刻“义和泉”。1956年重修。
(38)白胡子老头泉
韩家峪村村附近还有一泉,名曰:白胡子老头泉。名字很诱人,关于泉名的由来是因为村南山上有一天然石洞,每当日头正照时,洞内石壁上会映出一个像白胡子老头的阴影,所以村民称洞为:白胡子老头。洞旁的泉也随其名。
(39)康泉
康泉在彩石乡康村北二三百米,瓦屋脊山的南坡。因原属康姓所有,故名。为半天然、半人工砌垒的井形泉池,井底涌水,四季不枯,供村民饮用。泉水相当清澈,水从旁边的石缝里流出,积聚在洞中底部.附近的村民就是喝这里的水。现在改名为英雄泉。
(40)井子峪泉
井子峪泉在彩石乡井子峪村中。原为天然泉池,后深挖砌石成泉井,久旱不涸。遇大旱,附近村庄的村民皆至此汲水。井台有条石堆砌而成,井口呈方形,水面里井口约一米左右。村民说大雨后这泉井才开泉,属于季节性泉子。
村西还有两口井泉,相距不远。
(41)心井
彩石乡康家村路边有一个刚修的井,名为心井。井旁边有一石碑,上写瓦屋脊战役纪念碑,碑后面的山就是瓦屋脊山。
(42)英雄泉
英雄泉原名康泉在彩石乡康泉村北心井路对面下坡处,为半天然、半人工砌垒的井形泉池,井底涌水,四季不枯,供村民饮用。康泉在现在改名为英雄泉。
(43)上泉
上泉,位于彩石镇老瓮峪村。泉在村西南的山腰间,水自崖缝流出后汇于一圆形石窝里,后聚集到下边的水泥池中,供村民饮用。
(44)石瓮泉
石瓮泉位于彩石镇石瓮泉村村西南的山坡上。
(45)虎啸泉
虎啸泉在彩石镇杏峪村的北面庄稼地里,继续在泥泞的田地里前进,拨开玉米枝,翻上湿滑的石堰,从第一处喷水的地方到这里已经走出近200米,翻过了五六道石堰,终于在山坡上的一块巨石下看到了虎啸泉的源头。不过说实话,虎啸泉的源头不是那么的好看,在石缝中泉水静静的流淌着,声音很小,不象下边那几个出水口,动静很大且出水方式具有观赏性。
(46)黑虎泉
黑虎泉位于彩石镇岔峪村,过潘河崖水库大坝后一直顺路走就是该村。村东的山峪分成很多条岔峪,故村名。石缝有两米多深,但石缝尽处的地面上有一圆洞,深有三米多,泉水从这个地洞中鼓出来,喷涌的样子堪比趵突腾空之景象。
(47)岔路泉
在彩石镇岔峪村黑虎泉东边的山崖上还有一洞,这里也是一处山泉。不过,这处泉子在资料中并没有记载,可能是季节性比较强的缘故,不是大雨时看不出这里是泉子。
据当地人说,这个崖洞的洞口原来很大,由于怕小孩进去危险,故填死了,但水还是会从洞中缝隙中流出。洞内一侧还有一洞,不过泉水只从较大的石洞中流出。这处不知名的泉子权叫“岔峪泉”,当地人说一下雨,岔峪四周山上到处流水,整座山就象一座水山,要算泉子的话,那可多了!
(48)三泉峪三泉
三泉峪三泉在彩石乡三泉峪村南约1公里的山峪深处,泉周岩崖峭拔,溪流蜿蜒,林木繁茂,风光秀美三泉峪三泉 有3个以方位取名的山泉,分别称北泉、上泉和南泉。北泉,在七八米高的巨岩之下,水自数处岩隙中流出,汇积成自然水池;上泉,在北泉西南约100米处,泉自崖壁10余处小洞穴中涌出,汇为自然水池;南泉,在北泉西南里许的山峪尽头,位于一石洞内,洞深3米,水自洞壁石隙渗出,尔后漫流于洞外。三泉皆常年不竭。雨季水盛,顺山势急流下泻,声闻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