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2018-12-21 11:31:47)
标签:

旅游

娱乐

分类: 说事

B,港沟泉区

淌豆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淌豆泉又称为塘豆泉,在港沟镇伙路村南之淌豆寺遗址。清乾隆《历城县志·卷十八》和道光《济南府志·卷六》有载。传说因感念此处岩洞曾淌豆接济李唐军士粮饷而得名。今泉源在岩壁上,水自岩缝流出,泉有多股,皆出崖壁石隙,如线而流,经凿石修建的长方形池,顺山势北流,汇于石坝拦截的蓄水池内。听老乡介绍,淌豆泉在水旺时激荡飞落,而干旱时则叮咚如豆淌。主泉源下汇集成三座石池,及满而溢,最终成为一个小型的水库。但是极旱之时却也不会干涸。很多村民都到此接水喝泉旁伴有一株挺拔高大的古银杏树。

玉漏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玉漏泉,又名井泉,在港沟镇芦芽岭村南之天井峪云台寺遗址。清康熙、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在云台寺西岩下,“一名天井泉,点滴之声与铜壶不异”。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云台寺,在桃花岭东,一名天井,依涧筑台,依台筑寺,下有甘泉,石阁重重,盛夏无暑。”明代诗人李攀龙有诗曰:“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连。阶危孤石倒,崖响乱泉悬。”明朝诗人许邦才也有诗吟道:“初宿南岩天井寺,便听一夜石泉流。”今泉水自古寺西侧30余米长的棚厦式岩顶渗出,点点下滴,犹如颗颗玉珠漏落,故名。泉水垂落于岩下天然水池,叮咚作响,清脆悦耳。

东流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东流泉在港沟镇郭家村西南之乡义寺遗址。俗称南山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南山泉,在黑龙峪绝巅。今水自岩缝流出,汇落三面石砌的长方形水池,常年不涸。岩壁上刻东流泉三字。泉旁尚存有乡义寺的石塔、桧柏、五角枫等遗物。

滴水泉

滴水泉又名清泉、清水泉,在港沟镇坞东村东北侧河东崖。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载:“一名清泉,在西务北。”明晏璧《七十二泉诗》称之为“清水泉”。清道光《济南府志·山水二》载:“清水泉,在西务北。”今坞东村与相临的坞西村通称为西坞,又称西梧,即古之西务。因有“清水泉”一名传称,后人便误将柳埠神通寺滴水泉认作为《名泉碑》之滴水泉。今泉所处河崖高20余米,曲折长约50米,崖顶岩石探出如厦,崖壁枝柯悬生,被称为“滴水崖”。泉自崖厦下渗出,顺崖壁滴滴滚落,故名。水滴处青苔铺绿。冬季,形成数丈高的冰挂,蔚为壮观。

会仙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会仙泉,资料上没有记载.位置在港沟镇黑龙峪村东南半山腰的山崖下。

麒麟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此泉资料上没有记载,位置在港沟镇麒麟山道观南侧山路旁.原来应该是一个无名山泉,在重修麒麟山道观时一并加修了护拦,并起名:麒麟泉

老井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老井泉在港沟镇坞东村村南的河崖东岸,穿过村子下到村东的河道,顺着干涸的河道向南走,河东就是绕城高速路,老井泉就在高速路下,路基上有两个涵洞,就是为老井泉专门留的,泉即在洞内。老井泉有两个泉井,上中图为北泉井,在涵洞内;上右图为南泉井,不规则的井台,井深3米左右,井上小下大.水质一般

石梁灰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老井泉继续南行,走大约500米左右,便是灰泉。灰泉就在石梁下.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入下方自然形成的水池内,泉池也有两处,相距不过一米。

龙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又称龙头泉,位于港沟蟠龙山蟠龙仙洞内洞内泉群很多,有净水洞、药王池、仙人池、龙头圣水等,其中最好看的是龙头圣水。其在一处宽阔的洞室里,顶部有一个马蜂窝状的圆形巨石悬空垂下,泉水自巨大天然龙头形的钟乳石上凌空而下,叮咚滴落至巨岩雕砌的莲花座内,荡漾一池清波,自古以来就是僧人和民众的水源。

东流神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东流神泉,位于港沟通天崖东侧,三个泉池依次相连。泉水来自涝子山深处,长流 不息,泉声叮咚,水质清澈甘冽。据测定:泉水中细菌为零,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常饮此泉,对人有明显保健作用,难怪古人称之为神泉 。用此神泉水泡茶、煮茶更是美妙无 比。泉池东侧茶铺,即为历代僧侣游客饮茶之处。有诗云: 高峰深壑拖烟霞,茅舍古藤有人家。 天寨崖下涌珠玑,流泉池里出图画。 习习山风送花香,淙淙清泉煮香茶。 坐对山僧饮斗酒,归隐仙源种桃花。

西天神泉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西天神泉位于朱凤山乡义寺“小西天”的山坡上,井形。

大泉

 大泉在港沟镇桃科村南,桃花岭西北之麒麟山阴。清道光《济南府志》著录,称在大泉岭上。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载,大泉岭在桃花岭西北。今泉水自崖缝流出,淌入圆形池中,四季不竭。因附近缺水,虽流量不大亦呼之为大泉。泉旁有泰山行宫古迹。

大泉

 大泉在港沟镇坞西村西俗称大泉沟的顶端,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东侧的陡崖下。与龙洞之白云泉隔山梁相对。泉从石罅中流出,汇为两面临崖的长方形水池,久旱不涸。池水碧绿,苇草摇曳。

胡桃泉

 胡桃泉在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猪头岭北。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载,猪头岭在大涧岭西,为通往西营的要道。今失考。

附:坞东村山崖下有两处泉眼,村民已不再使用这里的泉水,几乎找不到通往这里的道路。泉水沿石壁留下形成水洼,泉水清澈但水量不大。

坞东村无名泉1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坞东村无名泉2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泉味济南之六十五——历城诸泉(17)玉河泉泉群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