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飞64掰诗》——程一身《与罗羽沅江散步》

(2023-01-04 16:38:57)
标签:

文化

分类: 易飞原创作品

文本发现

与罗羽沅江漫步(原文)

作者:程一身

 

空旷,沅江两岸的安静里

偶尔回响着类似于打夯的声音

他们甚至会修改河流

让它更正直,以便装满石子的船航行

停泊在岸边的船充当了酒吧

江岸那侧,他们在歌唱

强烈的抒情构成另一种噪声

你远距离瞥见诗墙上的“里克尔”

笑着说刻错了,却不知

这是他们的另一种修改

在传播途中,多少“里尔克”

被匠人变成了“里克尔”

你敢保证你以后不会被刻成“羽罗”?

沅江可以被修改,却不会变老

它的江水依然清澈,它的自洁能力令人羞愧

 

作者简介

程一身,本名肖学周。河南人。著有诗集《北大十四行》、《有限事物的无限吸引》;专著《朱光潜诗歌美学引论》、《为新诗赋形》、《读诗课》;译著《白鹭》、《坐在你身边看云》、《宇宙重建了自身》。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我们”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奖翻译奖。

 

程一身先生是一个好诗人,还是一个好译者。最近读诗,经常发现一些外国诗的最后,署名的译者就是他。长年写诗,还翻译大量的外国诗歌,其阅读必定更加广泛,视野必定更加开阔,中外诗学的滋养也更加丰厚。

    我选中这首小诗,是因为诗人空灵鲜活的手感和于无声处的力量。

全诗没有分节。

 

空旷,沅江两岸的安静里

偶尔回响着类似于打夯的声音

他们甚至会修改河流

让它更正直,以便装满石子的船航行

 

从题目上看,作者显然是与朋友罗羽一起在沅江散步。沅江,又称沅水,乃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经贵州、湖南两省,为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为此,我专门查了沅江的图片,发现甚为壮美。湖上船只穿梭,湖旁万木葱茏。并经咨询作者本人,罗羽乃友人,河南诗友。如此,也许是某次笔会之中的一次游玩或未可知——这个并不重要。

“空旷”,很多诗人会在此打上句号,但在此是逗号,似乎句号更有截断、决绝之势,也更显张力,但我以为此处的“空旷”经逗号连贯,意在两行之间的互嵌性。刻意的阻断似无必要。“断”与“不断”要看文本的需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在开篇着力渲染沅江的空旷和安静,但空旷之中的安静很快被偶尔回响着类似于打夯的声音”所打破。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江边上漫步,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在这样一种“安静”里,这种“打夯的声音”虽然只是“偶尔回响”,却显然格外醒目。也许是某个河段在打桩,某个江边路基在翻修。作者以描写入手,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打夯的声音”,在沅江两岸回荡。我以为有意味在。

他们甚至会修改河流/让它更正直,以便装满石子的船航行”,这两行我以为很精彩。词语的适度弯曲凸显了某种诗性,“修改”的对象一般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此处是“修改河流”,河流是弯是直,是宽是窄,可能则大自然先定,当然也有“人定胜天”的因素,所以“修改”已经潜行至精神层面。我甚至很快想到了这条河流的历史与沧桑,它的发源与途径,因为修改河流”的内容太丰富,一条河都是它的体量。

让它更正直,以便装满石子的船航行”,此句让以上我们发散的思绪以绾拢,有了稍微明确一些的指向——“正直”。“正直”这个词的精神层面的属性一看便知,且密切双关——河流的直与为人的直深度契合。在实虚之中,作者又巧妙的实补一句,把河流“修改”为“直”的最显见的目的是——“以便装满石子的船航行”。这里的“正直”且为运输之用,但如上所述,指向已然明确。

 

停泊在岸边的船充当了酒吧

江岸那侧,他们在歌唱

强烈的抒情构成另一种噪声

 

此三行是河边游船生活的写照。如果你在大江大河上坐过游船,你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会陌生。前面我已作过功课,沅江之大,足可以百船竞渡,画舫连江,渔歌互答。我所关注的是强烈的抒情构成另一种噪声”。为何?显然,此处出现了两种船,各有不同的功能,一是装满石子的船,一是停泊在岸边的船;一个在运输航行之中,一个在进行商业运营。我想,大体上,装满石子的船是不会充当供人游玩的游船的,它的使命单一,朝向固定的远方,把石子送到目的地。其船上布设,必定处处是石子,断然不能成为酒吧这样高雅的场所。这里是劳动者和底层人生活艰辛的某种写照,向前方也是命运的指向。而游船与之相比,断不是一种同样的生活,更多充满灯红酒绿、享受、挥霍之类。“他们”是一群什么的人?是江上的逍遥者,是跑运输的老板,还是生活优裕前来观景的游客。我以为此处的“他们”的所指,是某种消费大众文化的一群俗于世、功于利的人,是一种浅薄的群体。这群人消费大众文化,酒酣耳热之后,他们要发泄,要高唱,要对生活进行粗俗的表达。

    读到这里,作者在两种声音中,其实做了选择。前者是打夯的声音”,后者是“强烈的抒情构成另一种噪声”。声音的选择其实也是精神层面的取舍,也可以解读为作者对当下粗鄙文化的不屑。“噪声”就是一种界定,其意味丰富:不洁、浮躁、污染、吵闹、破坏……

 

 

你远距离瞥见诗墙上的“里克尔”

笑着说刻错了,却不知

这是他们的另一种修改

在传播途中,多少“里尔克”

被匠人变成了“里克尔”

 

如果不是诗墙上”的限定,“里克尔”未必有错,弄个外国人名蒙混一下不是不可。那既然是诗墙上,还是应该是“里尔克”——目前最有名的写诗的里氏还是此君吧!埃米尔·里尔克出生于1875年,是奥匈帝国布拉格在二十世纪鼎鼎有名的德语诗人之一。诗人要具备“深度描写”和情感唤醒、惊动人心的能力,这就是里尔克式的影响深远的“球形经验”理论。

显然,这里是暗讽,这是他们的另一种修改”——此诗中出现的第二次“修改”。只是这次修改带有“匠人”以讹传讹的轻慢和随意。——其再次描写了粗鄙文化的丑陋,他们附弄风雅,却浅薄如斯,连诗墙上的“里克尔”也刻错了。”当为诗人朋友罗羽,抑或也可虚读,“你”也可成为一个代指,甚至“罗羽”这个名字也可以。两次修改出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和走向,前者重物质层面,后者重精神层面。但束紧一看,均是精神层面的分化与选择。

 

你敢保证你以后不会被刻成“羽罗”?

沅江可以被修改,却不会变老

它的江水依然清澈,它的自洁能力令人羞愧

 

 

我当初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它的结尾,深怀哲理与敬畏之心,语气与节奏掌控恰到好处,干净利落。

显然,朋友“羽罗”已被作者转换为一个文化符号,此处的口气有意思 ,以调侃朋友之趣,说出一个令人思考的深层次文化问题与精神索问。伟大的诗人都可以被改名,何况朋友诸君凡众。也许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只有潜心写诗的人或者说“业内”人士才能看出,这种漫不经心的对待与篡改,其文化含量之低下,粗鄙文化之散漫轻侮,甚至连沅江都可以被修改,但沅江比之当下所谓文化之滩上活蹦乱跳的附弄者,也许更有定力,因为它有大自然的伟力,有自己的辽阔与深邃,有自净坚守的能力,所以“不会变老”——

 

它的江水依然清澈,它的自洁能力令人羞愧

 

对此,我们混迹于文化丛中的芸芸众人,与一条大河沅江相比,是不是深感羞愧——我们在灯火酒绿之中,饱受粗鄙文化的不良侵蚀,我们一度重度消费并深度参与其中,我人如此肤浅,并以此为乐——对此,我们应该向一条河学习,好好学习

 

2022、7、20武汉


易飞,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一级作家。著有小说、诗歌、评论等十余部300余万字。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草堂》《诗潮》《诗歌月刊》《北京文学》《清明》《延河》《红岩》《滇池》等。长篇小说《无冕之王》《天上人间》进入“辽沈热书”榜。曾获2016全国十大励志图书奖、《中华文学》年度影响力人物、湖北文艺评论奖等。“次要诗人”平台创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