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际金融市场可谓波涛汹涌,特别是周五的日元汇率大幅度波动引发拆仓潮,大量的亚洲市场股票被抛售,香港恒生指数跌至新低,书本上的货币战争已经爆发。
面对动荡的外围市场,我们的A股市场到底会怎样反应呢?我们能独善其身吗?
我的观点是:以外向型经济为基础的股市必将为经济转型付出明显调整,同时外向型的证券市场在金融海啸以及欧美的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我们目前无法估计的。
1、我们国家花了近15年建设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外向型经济,这个经济的原动力是外部即国外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在这么多年以来,外部需求不管他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但是却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增长。不过,当中国力量崛起的时候,国力的增长开始表现在人民币的升值上,很显然生产成本将增加。这样对外部需求来说,就会出现明显收到涨价的影响。同时,由于全球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很多人开始对类似美国家庭那样几乎每个人一部车、每个家庭都住豪宅、低油价这样的透支消耗未来型的生活方式进行反省。特别是,当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投资杠杆的时候,整个经济结构的危机就已经开始存在了。当然,我们现在谈这些问题是因为已经发生了,而对于凯恩斯来说,他是很难想象到人类的创造力的,这样的问题也是他无法事先预计的。因此,当危机发生的初期,我们的感觉并不是很严重,甚至在去年年底,华尔街都开始预计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直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危机的发展开始不可控,美国以及波及的欧洲国家金融体系收到了严重的冲击,这对于我们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了更大的冲击。
我相信温总说的,我们的管理层是比较早地发现了危机,较早就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发掘内部需求。不过,由于股票市场的基础还是实体经济,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的大量的股票代表的行业仍然属于原有经济的支柱行业,因此,当整个经济发生根本调整的话,股市的结构肯定将明显受到冲击。我们可以从美国奈斯达克指数当年的暴跌来理解一个行业变化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目前的道琼斯指数的主要权重是金融股的话,它会从13000点跌到1000点以下。也就是说,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能不能以整个市场的指数来简单估计这个调整的深度,对于某些需求和市场明显削弱的行业公司,他们的调整可能是超乎想象的。
2、我们的证券市场其实也是一个外向型的市场,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暂时不谈这个A股市场具有多少的外资或者外资背景的资金在参与,仅仅在我比较熟悉的PE市场上,大多数的行业链条的终端已经成为美国的大行和投资力量。在很多案例中,我们包装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卖给老外。所以,最近很明显,很多PE、VC都很沮丧,因为国际市场的钱忽然就没了,想卖给老外最少可能还要等上3年。而我认为,金融市场链条只是外向型现象的表征,最深刻的地方是价值思维模式。当我们市场的定价模式和价值结构完全沿用了国际市场的思维方式以后,外向型的金融市场已经无法改变了。
这也是我认为外围市场将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特别是我们必须重视外围市场的变化,以及认真评估外围市场对我们市场的冲击。从最近几次的煤炭股以及金融股的暴跌来看,很明显都是从香港市场开始领跌的。特别是众多的A+H股都是国内市场的权重股,一旦香港市场出现巨大的波动,对A股的影响是巨大的。
3、如果以上的思路成立的话,那么,很显然,我们的证券市场必然被欧美市场的波动所波及,甚至我们的市场波动可能会放大国外市场的波动。由于我们的经济结构中直接或者间接拥有了太多的外资资产,很难保证我们的企业没有像中信泰富、深南电那样签订一些以前很有利而忽然可能变成巨亏的合约。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我也真的不清楚类似建设银行等公司到底持有了多少坏债。所以,我认为,面对金融海啸,我们的第一波冲击就是投资损失,这也是最直接的影响。目前来看,金融投资损失只是个案,不过我认为年报披露的时候,有很多丑事很难遮的,一定要小心;
4、如果说金融投资损失地雷是第一波的冲击的话,接下来的实体经济受损可能是最猛烈的后一波冲击。某些公司即使投资失败,不过他的老本或许还可能坚持到翻身的未来一天,但是,如果实体经济的运行结束了,那么,投资者面临的将是本金全无的境地,这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实体经济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我希望大家不要坐在电脑前看财经评论,真正地到周围厂商去问一问,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心理面就清楚了。我个人认为,实体经济的受损甚至倒闭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将远远超越投资收益的损失的影响。因为,对于偶然的投资损失其实和偶然一次性投资收益一样,不会被特别在意的除非这个损失超出了自己的承担能力。而我们的A股如果发生几起类似合俊的破产案例的话,投资者对于风险的估计就会更加明确了,那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低同系个股的估值来回避风险,原本可以给予10倍PE的可能就只给予了5倍,那么同系个股的价格肯定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接下来,对于那些明显衰退的行业,一定要谨慎;
5、今天我谈这些,你说我是被吓的我不会去反驳,因为既然我们大家都在说这个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那么,估计经历过的人至少要超过100岁吧,也就是说,所有的理论和模型我们只能用来猜测,真正的后果只有时候才会明白。因此,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猜测都可能是正确的,港股的12500点可能真的到底了,当然也可能是噩梦刚刚开始。既然,我们说股票要有想象力,那么,这个想象力不仅仅是对牛市、上涨、题材的想象,也可以是对危机、风险、灾难的想象。或许,事实的发展最终将超出所有人的估计,我们不妨把困难估计的更加严重一点总是没有错的。
谈到危机,我们总是恐慌的,不过,聪明的人说的很好:危机、危机,危险过后就是机会。我相信,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未来的巨大机会。只不过,在机会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里面,一定要很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资产,那才是抓住机会的本钱。高估的市场可能会疯狂,同样,低估的市场也可能会崩溃,而只有等到那个时候,机会才会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