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盘继续下跌,似乎很难看到尽头。不过,仔细观察市场后,我觉得虽然恐慌情绪在蔓延,但是市场以价值为基础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
1、不对称降息对银行等金融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在整个经济环节几乎各大行业都在亏损或者盈利剧减的背景下,金融业获得超常规的增长和利润被管理层认为是不合适的,理应把一些利润用来平衡整个经济体。因此,未来金融行业可能继续受到挤压,相对于目前的估值,可能从合理降低到偏高,基金或者机构集体抛售是符合价值思路的。从这点上看,指数最近肯定是不好看的;
2、在绝大多数企业都亏损的时候,寻找一个可以保证成长的企业实际上是很难的,同时如果有这样的企业那一定是抢手的。我也一直在寻找未来可以被确认为高成长的行业,他一定是受国家政策倾斜和支持的,比如铁路建设相关行业。孙林业给我一个建议说农业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特别是这个行业中真正能体现农业发展的公司并不多,个体也比较容易被发掘。而从市场表现来看,最近的指数崩塌中,不少价值股已经显示出有资金吸纳的迹象了,这也是市场在进行市值重新分布的一个很明显的方面;
3、正是因为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正在面临难关,而好的企业凤毛麟角化,使得投资这件事难度徒然增加。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可能是我们对未来最没有把握的一年,因此估值定价的基础也是非常的不确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证券市场可能将在一段时期内变得无所事事或者边缘化,多数理性的投资者将不再花大的精力去寻找获利机会,因为这个机会的概率实在太低了。这也是我前期所说的,为什么奥运后整个市场将逐渐边缘化的原因。事实上,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伤害正迅速地把投资者从股市中驱赶出去,也许半年后的市场将无人问津。
我对目前的市场理解大致如此,一个对历史错误的修正过程正在延续,同时不确定的估值体系将让多头力量无处下手,在单向市场的限制下,不作为将是最好的策略。而这个策略的改变可能最终还是要靠交易机制的改变来刺激。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绍兴拜访了一家企业,发现虽然整个经济的环境不是很乐观,但是好的企业确实是有的,只不过可能存在于某些细分的行业中。同时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个性,我们除了关注行业外,经营者的能力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多注意的一个方面。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专门从事PE投资的大师聊天,他提出的PE投资的判断标准是:保持成长持续经营5年以上,经营收入5亿以上以及主营净利润5000万以上,这样的企业才值得去跟踪。我想不妨以后我们在选择投资目标的时候也以这样的“苛刻”标准去衡量,把投资的安全边际提的更高一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