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仍然觉得,大盘言之反转或者阶段上升行情确实过早,还是作为一个相对缓和的反弹过程看比较合理。特别是最近两天的交易情况看,补涨是最大的热点。
其实我们经历过了不少这样的大起大落时刻,相信很多朋友在这些过程中会得到一些启示,或者有一定的感想。比如我们随便拿个股票看,目前的价格距离底部都有了30%或者更加大的涨幅了,但是,我们的持仓市值是不是也达到了这样的恢复呢?或者说,准备抓短线机会的朋友是否获得了这样的收益呢?我相信仍然有不少朋友会觉得有点可惜,自己的操作似乎还没有什么都不做的效果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下跌末期的恐慌加重,在价格急剧下跌了40%-50%以后不计成本地减仓,没有考虑市场平均成本;
2、反弹初期注意力被领头品种、强势品种吸引,对自己的持仓失去信心和耐心,找到一堆看坏的理由,没有等到充分的反弹就开始减仓;
3、反弹中期忍耐不住市场的获利诱惑,但是没有从平均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了一些相对安全的但是弹性不足的品种介入;
4、当投资者感觉机会突然遍地开花的时候,其实风险也立即来临了,这个时候过多的投入反而导致损失的产生。
因此,我觉得每次的反弹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开始考验的是信心,然后考验的是心态。对于反弹过程中的补涨,我们如果想把握短期机会,考虑的一定是平均成本,然后才是质地;而如果是分批建仓投资品种的话,我觉得以时间或者指数为分段比较合理,看中的一定是基本面,不要过多地陷入到图形中去。
所以我前天说,现在开始考验投资者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了,很多半个月前我们担忧的东西并没有消失,理顺一个大的投资策略和资金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我还是希望借今天的这个调整机会提醒大家想清楚,然后的目标和个股其实都是小问题。如果,经历了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思想还是原来的,思维还是那样的话,就非常可惜了。
今天的市场调整可能和传闻中的一些人员变动有关系,由于魏东事件牵扯的面比较广,这样的关联对市场的影响到底多大很难评估。不过,这些应该不是主要问题,但是不少资金采取了明显的避险策略,导致机构重仓的股票抛压沉重。
接下来的行情我觉得将出现明显的分化,我仍然相信业绩、价值是最终的准绳,我的思路仍然是在补涨中减持题材股,分批买入价值目标品种。600686、600875以及600009均处于反弹后的整理阶段,估值基本处于合理偏下的位置,继续持有原有仓位。
最近准备了大量的个股分析报告供大家下载,不过比较让我疑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这些报告的合理使用以及版权的问题,希望大家就这个方面给我提一些建议和参考。不管怎样,先做起来,有了问题再解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