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妹妹带着女儿来上海玩,时间比较有限,晚上我们简单谈一下主题投资的新思路以及港股策略。
1、关注一个新的投资主题:
前面我们说过,投资主题是机构资金的热点,因此,我们要从大容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阶段,大量基金投入了黄金板块个股,其思路当然就是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利润短期大幅度增长,这样体现出的市场价值往往容易被投资者接受,其上升的周期也比较长。
而前期热闹的投资券商概念,初期是看到了这些公司的投资收益短期大幅度增加带来的利润增长,而后期有些理论就偏离了价值基础,将某些一次性的收益冠以市盈率概念,具有明显的投机性质,而这样的热点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从这些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的出,公司收益的增长带来的价值增长仍然是市场的主要投资依据。因此,我们去思考或者寻找(未来)价值洼地的时候,也应该以这样的思路去发掘。
现在谈我们今天新的思路的时候,我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成本维持不变的时候,当某些公司的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时候,会明显提高自己公司的收益,比如最显著的06年有色金属股票的活跃,是跟着国际期货市场有色金属的价格的一路上升一起的。而最近,有色金属的价格一落千丈,相对应的公司股票价格也快速回落,例如铜价格较高点下跌了约30%,而云南铜业股票几乎跌了一半。因此,关注这些公司的产品价格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趋势出现了转折要迅速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这也是我不大碰有色金属股票的原因)。
那么,有没有想过公司的超额收益可以通过产品价格的上升来获得,也可以通过产品成本的降低来实现的,当某些公司的产品价格暴跌的时候,换个角度考虑,以这些产品作为原料的公司的成本则出现了相应的下跌,产业利润在每个环节中进行了一次重新分配。今天的作业就是,当国际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的时候,我们能否找出那些相应产品成本迅速降低的公司呢?特别是那些成本与利润的杠杆大的公司呢?如果国际有色金属的价格出现长时期的下滑趋势的话,这些企业的业绩必然出现明显的上升。因此,希望大家能寻找出这样类型的公司,我相信,一旦国际期货价格趋势形成或者更加明显的体现,这些企业将受到资金的明显追捧,而且也将得到市场的认可。
具体个股我不准备在博客里面公开谈论,希望有兴趣研究的朋友可以通过EMAIL和我讨论您的成果,我也相信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到自己合理的目标。(qincom@vip.163.com)
2、港股策略:
(1)首先我个人觉得,港股对我的吸引力确实非常大,不管是价值定位的合理还是市场规则的完善。有朋友说自从我去了香港投资以后,对国内的市场明显降低了兴趣。实际上,自从港股直通车推出的消息公布后,A股市场到目前的可操作程度并不高,除了指数配置外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大盈利机会。我估计被吸引的资金应该不在少数。因此,短期看我的投资策略中仍然将以香港市场为重;
(2)关于QDII:我个人不会去买任何目前的QDII基金,我认为这些基金的设计有天生的缺陷。昨天我看到有个朋友跟帖,问中信泰富的套牢问题,我想提醒一下所有做港股的朋友,香港市场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双向市场,而这个不同不仅仅是交易制度的差异,更多的是投资理念的巨大差异。比如,我一直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对冲配置,对于还没有适应香港市场的朋友我觉得尤为重要。比如有朋友长期持仓中信泰富,基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在31000点的时候,最好持有一些指数认沽的权证,这样的话,虽然我的中信泰富也跌了9元,但是投资效果差异巨大。而QDII基金,既然设置了不能参与衍生品的交易,那就无法对冲风险,这样的交易设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3)个股策略:我的总体思路是,目前阶段,可以增持大股票,而减持或者少量参与小股票。市场在25000-26000位置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投资价值,我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业绩快速成长、人民币加速升值--地产、消费类的股票。具体的个股包括:中石化、中海油、港交所、和黄、味千等等。
3、上海市场近10天机构增仓幅度前10强:
600426、
600425、600501、600837、600718、600475、600737、600511、600359、60006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