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科东西向主街道拍摄记


标签:
大宅科村名溯源大宅科是乡镇驻地先后归朱汉红河东西主街建筑物图片 |
分类: 昌乐村影 |
只能这么拟题了,因为我拍的片子仅仅是大宅科的一条东西向主街道,而这条街道是当年设立乡镇时留下的,大宅科的自然村落,我还没拍到。
大宅科村简介如下:
大宅科,曾用名宅科。原属大宅科乡(1996年12月29日之前)、大宅科镇(1996年12月29日到2003年),2003年归朱汉镇,2007年归红河镇。可见进入21世纪之后,行政区划变动频频,可谓历史行政区划最短最频者,这段历史,后人不用说叙述,听着都头疼。
按《昌乐县地名探源》一书,解释为:大宅科,明朝已有村落,以地形取名宅科。清初,村南小宅科立,本村改称大宅科。
窃以为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宅科”二字不是“地形”,而是“寓意”。百度“宅科”有一辞条曰:“姜氏先人立志让后世子孙在科举仕宦途中能够顺畅如意,即以‘宅科’冠以村名,意为‘上以厚,下安宅’。”
另外山东各地均有宅科地名。莱西夏各庄大宅科,栖霞市杨础镇宅科村,地处胶南市大珠山镇宅科村,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大宅科村,潍坊市昌乐县大宅科镇大宅科村等等。
窃以为以“宅科”冠以村名,宅,一取“上以厚,下安宅”;二是取大家庭,即大家族的家,希望人丁兴旺。现引用《红楼梦》一句话:“当日宁荣两宅,人口也极多,如何便萧索了呢?”
科,意指发科,科举考试应试得中。
下边说一说政府驻地大宅科的衍变:
据资料,1996年12月29日,撤销朱汉乡、大宅科乡,设立朱汉镇、大宅科镇(鲁政函民字[1996]65号)。
据网友华清池帖子:2001年3月9日,我县大面积区划调整,其中大宅科镇整建制并入朱汉镇,驻地朱汉村。
据资料,2006年,昌乐县辖4个街道、12个镇。大宅科仍属朱汉镇。
据资料,2007年,昌乐县将4个街道、12个镇调整为5个街道、4个镇:撤销尧沟镇,将原尧沟镇的行政区域划归宝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五图镇,以原五图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五图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五图镇政府驻地;撤销北岩镇,将原北岩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乔官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崔家庄镇、阿陀镇、马宋镇,以原崔家庄镇、阿陀镇、马宋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营邱镇,镇政府驻地驻原马宋镇政府驻地;撤销朱汉镇,将朱汉镇的行政区域并入红河,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白塔镇、高崖镇,将白塔镇、高崖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鄌郚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如此一来,大宅科“随姐改嫁”,跟着着朱汉镇并入了红河镇。
我这样一说,你对大宅科明白了吗?
【部分相关博文链接】
昌乐县红河镇清泉村(2016-06-16 20:28: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log.html
昌乐县红河镇南家庄(上)(2016-06-30 10:32:2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mtu.html
昌乐县红河镇南家庄(下)(2016-06-30 12:55:4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mu5.html
昌乐县红河镇镇委镇政府大院里有一个鸟巢(2016-06-29 12:33: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mrb.html
服务大局 心系百姓 访司法部部长吴爱英(转发)(2009-09-17
20:08: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f4ga.html
(摄影)红河走笔之二·企业篇 (2009-04-10 21:24: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cy7e.html
(随笔与摄影)红河走笔之三“木梁台”·古迹篇 (2009-04-11 11:27: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cydc.html
(合作稿)随笔-红河 (2009-04-07 12:51:4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cw05.html
特殊的2016年元旦,采风红河镇东皋营(上) (2016-01-03 18:54:4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a0b.html
特殊的2016年元旦,采风红河镇东皋营(下) (2016-01-04 18:58:0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a2h.html
昌乐县红河镇店子采风略记(2016年元旦)2016-01-05 11:21: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2wa48.html
(读书札记)刘山与寄奴草的传说(2009-06-10 20:04: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pcw.html
(散文--图片)一念之间,到了安丘平顶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0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