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题图片:见图6注解)
(摄影)恒安湖边的“安源茶楼”
刘福新

图1:2009年3月3日15点10分,我到达了恒安湖南端的“恒安公园”,在这座
桥西头拍摄了这一幅图片。我是来看柳芽儿绿了没有?很可惜,由于这几天冷,还
是那个老样子。

图2:进入恒安湖公园后,拍下了绿竹掩映的恒安湖大酒店。这里我很熟,2000年
以后,好几届毕业的老学生曾经在这里欢聚一堂,师生同乐。我曾经即席赋诗,被85级
学生录了相,并将我的即席赋诗作为两个多小时的磁碟开头与结尾。

图3:谁知道昌乐县园林局等好几个行政单位搬进酒店里了。这是我在园林局
办公室给刘女士拍照的。但是拍摄了好几幅都不行,我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图4:这是“恒安湖公园”大门(东门)。我说的恒安大酒店就在大门的北边。

图5:恒安湖公园围墙南端有一三角形院落,没想到这里还有家“安源茶楼”。
这名字不知怎么起的?让我这教历史课的想到了刘少奇领导的安源大罢工,还想到
了“文革”中的一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那幅油画可是价值连城!

图6:从外面看,院落狭小,显得寒酸,可里面却很雅致。一进楼门,是这样
的一面墙壁。让我心里一震,这设计不简单,好似进入了竹林。

图7:茶楼老板很年轻,说她是乔官镇人,刘姓,他的兄弟们竟然与我重着两个字,更为奇怪的是,有个与我重名的是她村里的,她叫那人哥哥。我知道那个叫“刘福新”的人,是乔官镇联中的副校长,比我年轻很多。说来话长,重名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一是,我的稿费好几次都邮寄到乔官了,后来才转到我手里;二是,1992年,我到包庄(也可能是阿陀)给“卫星大专”辅导历史,不料有个姓杨的校长(杨学恩)傍晚回校,将我误认为乔官的那个刘福新了。我是去辅导的,那
个刘福新是想往他那里调的,他不乐意接收。他本来在城里喝醉了,一听刘福新这个名字拔腿就走,酒席是摆在他家里的,他走了,这酒怎么喝?后来,经过几位副校长解释,才明白,我这个“刘福新”不是乔官联中那个“刘福新”。第三,还有件更热闹的事。我的学生邢玉山在乔官联中当校长,可能那个干副校长的刘福新活儿没干好,邢玉山大声对办公室主任吼“刘福新干了些啥?!”你说巧不巧?我很少到乔官去,偏偏我上楼听到了。心里一惊,你邢玉山怎么了,我轻易不来乔官,还没到你办公室,你吼什么?你要“欺师灭祖”不成?我一跨进门,邢玉山先是一愣,接着解释“我们这里有个与老师重名的,是我这里一个副校长。”我说,“真有这么巧啊?”

图8:老板的妹妹说话极其幽默,摆了好几个姿势让我拍照。还说:“您没看出
来吧?我上过模特学校呢。”我当时还信以为真了。

图9:刘氏姊妹合影。不过不是同胞姐妹,但却是一个村里的近亲姐妹。

图10:她又摆了个姿势。

图11:这一幅光线不一样,主要看看效果如何?

图12:我要走,老板的妹妹也要出去,说要载着我送我回家,我说,我有自行车。

图13:今天(3月6日)上午我拍摄完了花市、狗市,再一次到了近在咫尺的茶楼,
今天天气晴朗,我到二楼拍摄了一个房间。

图14:小刘对着我直嚷嚷,“累死了,累死了!”我说:“你别与我说这些,与
你姐姐说去!”

图15:茶桌上有“茶道”二字,但我还不知道这里的“茶道”究竟如何?

图16:这是从房间外面往里拍摄的。

图17:这是一楼的柜台。

图18:一楼柜台的光线本来有点儿暗,但是我利用了“借光”技术,拍照得还
算清晰。“借光”技术是我们昌乐本地一位当经理的女士田玉兰教给我的。前面有一
篇博文《我的摄影老师》,就讲到了田玉兰教给我怎样“借光”拍照的技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