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侯景乱梁》第二十六章
首启内讧下(35)
文
辛
前面已叙,河东王萧誉和岳阳王萧察都是早已逝世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
没走多久,湘东王萧绎又接到留守江陵的裨将朱荣派出的密使的禀报,说是桂阳王萧慥早已在江陵住下了,很有可能是与河东王、岳阳王里应外合,阴谋袭占江陵。这两次小人馋言诬陷,遂使得君父大仇撇置脑后,惹出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内讧来了。
萧誉和萧察是昭明太子遗胤,按皇家继承法,昭明太子萧统虽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但他是长子,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只有萧统的后代才有资格继立为帝。萧衍当皇帝以前,他的两位妻子都死了,没有生儿子,都被萧衍追封为皇后,但即位后,因做了一个梦,不再立皇后,萧统的生母丁贵嫔虽未封皇后,却统领后宫,代行皇后职权,已被朝廷公认为没有皇后名份的皇后,不幸,萧统又年轻轻死了,他的儿子欢、誉、察没有被立为皇太孙,却立了萧纲为皇太子。欢、誉还较为厚道,只有萧察隐蓄异志,待乱图功,梁主萧衍早已耳闻,就令张瓒前往雍州刺史的任所替代萧察。
张瓒,字伯绪,过继给从伯张弘籍为子。年仅十一岁,尚梁武帝第四女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少年得志,恃宠生骄,曾为一盃酒杀吴氏三人,其轻浮傲慢可知。
这张瓒本在湘州
③当刺史,自河东王萧誉入湘州后,张瓒轻视萧誉是个末成年的孩子,因此对待萧誉很是傲慢无礼,为萧誉嫉恨,因此根本不理睬他祖父萧衍的任命,何况到雍州去又是他弟弟萧察的地盘。萧誉拘禁了张瓒,不准张瓒去襄阳替代。张瓒驾一叶轻舟趁着夜间逃了出来,想径直去雍州刺史任所襄阳去,又怕萧察不肯让他接替刺史之位,左思右想,只有湘东王萧绎是他的故交,不如先到江陵,劝萧绎灭掉誉、察。可巧萧绎要去勤王,兵屯武城,留张瓒在江陵,帮他处理政务,当时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也无暇挑拨离间公报私仇。这会儿,萧绎从武城返归江陵,半路上就碰上了张瓒的密使,无中生有地编造了一套谎言。萧绎留守江陵的裨将④朱荣打的那个小报告,也是由张瓒挑唆的。
张瓒是士族豪门出身,没有一点真才实学,但却狂傲不羁,十分典型的士族德性。这次去襄阳未成,当然怀恨在心,伺机挑拨离间了。
萧绎与萧誉、萧察是叔侄关系,誉、察叫萧绎七叔。
萧绎与萧慥是堂兄弟关系。
本来,对于张瓒的播弄事非,一看即明;但萧绎这个独眼龙不但是个最缺孝思的人,而且还是个最缺乏骨肉亲情的人。另外,他还是一个多疑好猜、闻谗即信的人。他自从听了这两起小报告,心急如火,匆匆赶回江陵。
桂阳王萧慥哪里知道张瓒与朱荣合伙告他的黑状,一见萧绎回到江陵,赶快迎接,一句问候的话还没有说完,即由萧绎喝令左右,把萧慥拿下。萧慥莫明其妙,问得了何罪,萧绎说他勾结萧誉、萧察,要袭占他的地盘,不容分辩,亲自拔出佩剑,把萧慥的头颅砍了下来。萧慥做了一个冤枉鬼,一道冤魂去那阴曹地府鬼门关报到去了。
萧绎杀了萧慥,开启了皇族间的内讧。
他还不罢手,又派密使去汉口,拉拢引诱萧察的部将刘方贵,唆使刘方贵袭击萧察的任所襄阳。刘方贵本是萧察的司马,受萧察派遣,引兵勤王,旋因湘东王萧绎各军,多半逗留于半路上,刘方贵也勒兵不进,驻扎于汉口。此次被萧绎收买为内应,想倒戈卖主。没料到这时候,岳阳王萧察传令召他回襄阳;刘方贵心里一惊,疑为秘谋已经泄露,遂据住樊城,不肯接受萧察的命令。萧察见刘方贵不听号令,当然出兵往讨,刘方贵出战被杀。樊城重归萧察。
湘东王萧绎还没有收到刘方贵兵败被杀的消息,正在让张瓒去襄阳赴任,张瓒到了大堤,才听说刘方贵已战死樊城,但这时已被萧绎送出了江陵,怎好折回?就硬着头皮进襄阳赴任。
这萧察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萧察已知侯景陷台城,国家无主,哪里还肯受代?叫张瓒寓居城西白马寺中,并令偏将杜岸去骗张瓒说:
“看岳阳王情势,不容使君,何不且往西山,权时避祸呢!”
“到西山能避祸吗?”
“西山地形复杂,有几座寺和庙,也有零零散散的农家,岳阳王的人来了,也找不到你。”
“谢谢杜将军的关照,我就去西山避祸吧!”
“使君福大命大造化大,躲过这场大难,必定飞黄腾达。”
“杜将军,我想与您结为兄弟,如何?”
“太好了,在下也有此意!”
两人撮土为案,插草为香,结拜为异姓兄弟。谁知道这杜岸纯粹是耍他。张瓒多了个心眼,想以兄弟之情,让杜岸暗地里保护他,这小人这回也上了当了。
杜岸早就物色了一套妇人衣裳,让张瓒乔装改扮,送他去西山的路上。
萧察见张瓒上了圈套,讨伐张瓒有了理由,便仍派杜岸引兵追入西山,逮住了张瓒。张瓒大骂杜岸背信弃义。杜岸用刀背击张瓒颈道:
“杜岸只知有主,哪能与你这小人为伍!”
张瓒情愿削发为僧,改名法瓒,萧察含糊答应着,但仍派人监守,不让他随便出入。
从此以后,萧誉、萧察兄弟加上萧慥的部属都与萧绎结了仇怨。
这些皇子、皇侄、皇孙们专务私斗,把那社稷存亡的事全然不理不睬,反使得侯景独霸朝纲,任意横行霸道起来了。这正是:
家无孝子亲多厄,国有奸臣世少平。
又道是:
人须自侮,然后人侮;
家须自毁,然后人毁;
国须自伐,然后人伐。
【注释】
①初度:过生日叫初度,不管多少岁生日,皆曰初度。
②金绔带:秦二世时始名腰带,即绔带也,一品至三品,服金绔带;四至六品,花犀为绔;七至八品,用银绔;庶人只准用铁绔。
③湘州:梁朝时,湘州辖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及广西东部一部分。治所在临湘,即今长沙市。
④裨将:裨音pí,“副”或“辅佐”的意思。裨将即副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