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2016-06-20 14:34:46)
标签:

石牌坊

分类: 旅行

雾中山,又名雾山,佛家称它为大光明山,素有“山恒孕雾”,“恒毓霞雾”的特色,故名。
以上介绍来自网络,详见链接《初秋大邑雾中山》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6135117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茶店子客运站高速大巴至大邑,票价20元,在大邑客运中心换乘12路至悦来镇,票价3元。

悦来有小巴前往雾山乡,虽说线路牌上写着悦来-开化寺,但固定线路只到老街上,距离接王寺还有六公里左右的路程。我们请司机接送到接王寺,来回车资共60元。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接王寺原名接王亭,原是雾中山开化寺的接待点,建于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

雾山在佛籍经典中,谓“大光明山”。佛法东渐,有籍可考在先秦,后被朝廷认可,首在北方洛阳始建白马寺,六年之后,有天竺僧人在雾山建寺弘法,乃佛法南传的首站。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接王寺山门及开化寺山门前各保留着一对明代石狮,一镂花石牌坊,造型相类似,应是出自同时代工匠之手。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接王寺的石牌坊较之开化寺的要稍小一些,不过背向山门方向的石壁上也有雕花,只是比起正面的团花来,刻痕稍浅,而开化寺石牌坊后面只是找平,没有任何雕饰。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石牌坊中心的团花。图案中叶片肥硕,叶柄粗壮,烘托着上方的圆形对称花朵,下部为水波纹,上方左右各有一瑞兽,做回首相望之态,使画面在饱满完整的同时又因此而得以延展。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左边的动物造型。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右侧的动物造型。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石牌坊后部是一组花卉浅浮雕。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插花的容器是一只碗。我第一次见。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夹杆石上的抱鼓却没有任何图案。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石牌坊的须弥座。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仰覆莲。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石牌坊的大额枋,浑厚。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正面团花右侧的次间是一整块石碑,上面的字迹有部分已漫漶。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护仔狮。自然是母狮子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接王寺山门前共有四株古树,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已1850年,其余三株是桢楠,都生得高大蓊郁。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桢楠树的种子。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无论树有多古老,结的种子都算是它的孩子吧?这一点人可比不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照片难于表现大树的苍劲沉稳。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成都十大古树之接王寺红豆杉。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据介绍,这株树是在公元158年的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日种植的。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红豆杉被围栏圈了起来。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围栏外有一清同治年间立的记事石碑。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红豆杉的叶片。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整个红豆杉周围的地面干干净净,没有一片落叶,但神奇的是,这片杉树叶子静静地躺在地上,仿佛等着我拾起它来。叶片非常完整,我小心夹好带回家。它的大小刚好够做一份标本。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也许因为长在寺庙内的缘故,这红豆杉和桢楠得以避开千年间的纷乱。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雾中山曾梵刹林立,拥有“四十八庵,一百八十寺,僧众达数千人”,后遇兵燹而衰败。想起那句话:“宁当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接王寺内已没留下什么古迹了,在观音殿里,见到一个残破的石香炉。围着花台的一些石栏杆,不知是不是用的从前旧物。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在寺内僧人的指引下,我们穿过接王寺的旁殿,从后门出去,这儿有一条登山小道,可通往开化寺的山门。

回过头,望接王寺的屋顶,几乎看不出与民房有何二致。这儿正在接受善男信女们的捐赠,打算要恢复寺庙的荣光。

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清净无为,每个来往的人都是过客,每个穿行其间的人都能感受到某种自在,那样的话我以为佛便到过心里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青石铺就的山道,少有人行。拾了根枯银杏树干,光滑结实,权当是登山手杖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道旁有盛开的紫阳花,一路上还有厚柏、茶树等。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山中多楠竹,新竹也有碗口那么粗了,而竹叶却生得细细碎碎的。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此行穿短裙及凉鞋,一路上都怕蛇出现,怕路边的荨麻,怕带刺的藤蔓,怕锯齿边的野草,总之,这身衣服实在是不适合爬野山。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翻过一道山梁,溪水的潺潺声传来,小径也开始往下延伸。青翠山林间,一道单拱小石桥忽现于眼前,桥身苔痕斑驳,桥下细细的水蜿蜒而过。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过石桥后,山路更加陡峭,青石路面开始变窄。转过山腰,来到豁然开朗处,一黄色琉璃瓦顶的飞仙亭就那么亭亭然地立在眼前。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远处云山雾罩,于是这飞檐就有了些吞云吐雾的意思。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飞仙亭虽然破旧了些,但长在此处真是点睛。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几块大石叠在一处,下方刻着三个篆体字。我只认得左边的那个“岩”字。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山中盛开的萱花。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小路即将到头,快要抵达开化寺山门。这儿有个通信基站,一旁便是“天国名山坊”遗址,这里也称“雾锁三关”,是雾中十景之一。四根高大的主柱和次柱还站立着,大小额枋则全部断裂,横卧于地面。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春水夏云,秋月冬风,宝地占四时之景”。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次柱上刻着明代杨慎所书楹联“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左边主柱上也有题字,可惜地上荨麻丛生,无法靠近拍摄。从网上寻得下联,“西瞿东胜,北庐南瞻,京天统万法之宗”。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巨大的夹杆石。次柱上的石榫孔清晰可见。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连接串枋的榫孔下,残留着部分雀替。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夹杆石还稳稳当当地护着主柱。石柱背面没有任何刻字,未知是风化还是原本就留白。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一旁堆积着石残件,几近被灌木和藤蔓湮没。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雾中山的寺庙虽已被毁,但看这废墟所用石材,说它是“中国佛教圆明园”应该不是妄言。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倒在地上的串枋,侧面雕刻着相同的云纹。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青石小路的终点,远处可见到开化寺的石牌坊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雾中山佛教遗址介绍。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新修的开化寺。寺庙外一株古银杏树。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开化寺山门外的石牌坊,彩绘图案上的沙黄色、松绿色及橄榄绿颜料依旧明艳。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此石牌坊看上去与接王寺的石牌坊很类似,但这个正脊上只有鸱吻,没有刹尖。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背向开化寺这面没有任何雕刻,只有将石面找平的凿痕。中间的团花有几处已镂空透光。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中间是正楼,两旁对称建次楼。斗拱栏额。此石牌坊从须弥座就能看出比接王寺的要高大许多。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明间的团花,白色部分即为镂空透光处。下方的水波纹及中间的花朵与之前接王寺的类似,但没有动物图案。整个敷色非常之淡雅,色系统一。当初施色者有着非凡的审美。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右侧次间上的凤凰衔云图案。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左侧次间上的双凤衔云对称图案。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夹杆石最外突出部位上也雕刻着祥云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须弥座束腰上的雕刻。这是一对猕猴。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开化寺已新建完成,从石牌坊到开化寺山门的这一段青石阶是保留下来的旧台阶。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拾阶而上,眼前又是一处已坍塌的石牌坊废墟。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这个石牌坊比起之前在小路上见到的那座更要恢弘,光是主柱上的夹杆石就有两人多高,雕成麒麟和大象形状。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坍塌的石牌坊位于开化寺一进前新修的广场上。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这位正在广场石栏杆上晾晒竹笋干的乡民·告诉我,这里是从下面的石牌坊进入开化寺大门的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人都从牌坊下穿过。一九九四年七月间的一个中午,那天艳阳高照,无风无雨,石牌坊突然就垮塌了。

他家就住在开化寺旁边,听到动静就跑出来看,除了地上的残柱,周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可能大象和麒麟也累了。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残缺之美。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荒草侵阶。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未知这是否檐额,上面雕刻着一排在莲花座里打坐的小佛,身后的飘带高高扬起。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拨开艾草看一眼石构。过去种种,惟遗碎片,这已是常态。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举着华盖的侍从。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乘肥马,衣轻裘。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开化寺前的一对石狮。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从开化寺继续上行,还有明月寺等古迹,我们此行止步于开化寺。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回首,见开化寺大门已闭。

大邑雾山开化寺石牌坊


                                                                                                 2016年6月18日摄于大邑雾山接王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