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2016-04-22 19:24:21)
标签:

石牌坊

分类: 旅行
九襄古称汉源场,今汉源县政府驻地曾设于此。九襄是川西南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连接雅安、甘孜、凉山三市州。这儿处于河谷地带,阳光充足,全城遍植果树,春天的九襄梨花似雪。
雅西高速开通后,石羊场客运站开通了直达九襄的高速大巴,票价70元。
 
雅西高速的腊八斤大桥,位于荥经县石滓乡境内。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大相岭。原始森林内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大相岭俗称泥巴山,这里是著名的气候分水岭。泥巴山隧道,长度10006米。车子穿过这条十公里长的隧道后,眼前的光线突然变成了高原的天空,明亮、刺眼。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汽车站。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如今的招牌很少使用这种木牌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客运站候车室。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站内有面包车,可直达富林,清溪。富林镇是今天汉源县政府所在地,而清溪古城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清溪古城没有商店,没有住宿。下午我们从清溪返回后联系九襄的旅馆老板,她接到我们后,带路走一条小道前往旅馆,居然就见到了九襄镇的老牌楼。
安排好住宿后,我们立即返回九襄老街,抓紧傍晚的一点儿时间感受老街的氛围。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与川内大多老街只呈条状不同,九襄老街的主道旁多能见到一个个不起眼的路牌,上面只有一个名字,顺着进入,发现里面又展开一片错落有致的民居。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卵石为基,夯土为墙,透花窗,青瓦顶,住在里面的人家养着猫,院里牵着葡萄藤,安静又古朴地生活着。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是一条名叫甘沙巷的小路,路边这户人家的小屋建得类似于城堡一般。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我爬上了楼顶,上面平坦宽敞,边儿上还砌了一条有起伏的矮墙。要是从远处看过来,那就是一段带装饰性的风墙。人坐在上面暖暖的。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从房顶的青瓦之间望出去,能见到主街。这条甘沙巷人来人往的,可他们都没注意到房顶上的我,想想都觉得自己很神秘!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一堵厚墙如同照壁般,挡住外人的视线,保留了自家住宅的隐私。既实用,也符合中国建筑对风水的古老讲究。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主屋的房顶就从我们的脚旁斜斜地升上去,屋脊上摞着几叠青瓦,远山渐渐模糊了起来。想武侠小说里的人多会轻功,跟斗往上一翻,便歇息于屋顶,也吵嘴,也相爱,都不会踩坏人家的瓦。于是颇觉自己也是个会功夫的啦!
可惜天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云层很厚,在房顶上看星星的愿望落空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天完全暗了下来,一户人家的木门没关,灯光投到小巷里,窄窄的一条亮光,令人心生诗意。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家人开着灯,却不见人影儿,从门外一眼看进去,屋里的陈设很是简陋。老房子的天花板大约是要漏雨,全部钉了层薄薄的塑料布,风吹进来,一直有哗哗的响声。这处老宅子顶头的立柱可是修得大气,“紫微高照”四个大字非常地醒目。
紫微星即北极星,俗称帝王星。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建在河谷地带,地势带有一定的坡度,当地人出行多靠摩托车。夜色里的九襄,很像我们在台湾枋寮见到的景色,就连空气也像。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夜里下了雨。一大早,我们再次来到这条古街,准备穿过它到另一条老街上去吃当地的榨榨面。矮墙后的泡桐树就是种在九襄镇牌楼前的那棵。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没有化妆的我,勇敢地素颜出镜。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牌楼上方雕着一朵花儿。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早晨的光线不足,这张照片跑焦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一家简易的粮食加工作坊,有我熟悉的米面香气。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做小生意的女人早早地开了门,为了劳作方便,穿着简单的布褂子。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其实我并非热衷于关注这些过去的痕迹,我更想了解那些背后的人或事。比如这幅鼓动大家交售爱国粮标语下落款的“九襄镇财政所学赛小组”,他们因何做这件事?他们因此得到过什么?他们有没有后悔过?或者根本就遗忘了这件事?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地面湿漉漉的,远处的山上云雾缭绕。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街口的眼镜榨榨面。
这位就是老板,他告诉我们,路口的店面是他租的,小工们就在堂口炒料、顺着右边一旁的小门进入,里面一溜儿三间装修过的平房,食客就在这儿吃东西。这才是他自家的房子。
他打开了墙上的排气扇,我坐在里面,恍惚记起早先在重庆吃火锅的感觉来。老板讲这老房子可以装修,可以拆,但拆了的话,那就不允许再建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榨榨面,就是荞麦面,比崇州的要粗一些,口感较脆,调料有肉哨子、泡酸菜、耙豌豆,面里还有青菜。我想说的是,如今成都的面条是早就没有菜叶子的了,要吃得另买。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街口的消防栓。九襄是个大镇,木建筑防火是头等大事。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又随意弯进一条小巷子,一棵樱桃树从院子里伸了出来。
九襄到处都可以看到果树,随便俩房子之间,都种有樱桃树,结的果子红红的,也没见人去摘它,就连加油站旁也有它的身影。当地人好像都不怎么馋,根本不像我,看到樱桃后就会激动不已的样子。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旱灾不低头誓不收兵。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里是文庙街。老房子的墙柱本古香古色,可惜被人用毛笔写了语录。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屋前加了木栅栏。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又见樱桃树、核桃树。此处是交通要道,九十度急拐弯,来往的摩托车都会鸣笛示意,住在附近的人家可就不堪其扰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铁匠铺,很深的一个院落,里面还有个小型车床。人走到门口,就能闻到生铁特有的气味。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虽说已吃过了早饭,可看到这家的锅边馍馍烤得很是香脆,于是又买了一个嚐。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共和街上的建筑。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老街上的房子,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审美,做了修缮加固,有新有旧,并不刻意掩藏这种痕迹,反而自然,感觉它在延续着,是有生命力的。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采购站。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个供销社门口的木柱采用的方形,与清溪文庙的样式一致。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供销社生产门市部。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老的汉源百货公司。这是一旁的圆拱大门,里面是二层小楼,旁边有楼梯可以从外面上去。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圆拱门右侧面向街道的二层楼,修得很气派,也许就是从前百货公司的营业房。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县九襄文化站。
从大门两侧的宣传栏里,可以感受到九襄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我们抵达九襄时,车站旁就是百年老校汉源一中。早晨,学校的钟声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第二个用的是已废弃的简化字。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幼儿园。大门口的石榴树长得老高,看样子已没有使用。两根仿罗马的大石柱与后面的雕花木栏杆形成鲜明的对比。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采用最古老的材料修建的民房。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福德巷。
这家大门口,抱鼓石护住的木门檻已被磨损得变了形。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写字,读书,画画,所有这一切表达,都难脱离当时大环境对人的影响。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卫生院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头顶一面石鼓,背后拖一根长辫,造型真是奇特。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牌坊街一家人的樱桃树,雨中的果实晶莹剔透。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前方被蓝板围住的就是九襄大名鼎鼎的石牌坊了。查资料,九襄石牌坊位于官马大道上,也就是说牌坊街就是从前的古道,难怪路旁也和清溪古城一样建有引水渠。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双节孝石牌坊外围着一圈施工栏杆。在征得现场工人的同意后,我得以进入到牌坊下观赏。可惜天上飘起了小雨,未能仔细拍照。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九襄双节孝石牌坊是清道光二十九年,由从小丧父,靠一次偶然收到大批银矿石而发迹,捐贡出生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县令上报朝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而修建的。
 
以上信息是我据网上资料整理而成。黄体诚第五代孙于2016年11月30日来信,对九襄石牌坊的历史作了澄清。在此我将逐条进行修正,并对黄体诚及后人表达歉意!
 
根据《汉源县志》、《清溪县志》、石牌坊上的坊文以及汉源黄家的家史,黄体诚是在1849年的乡试中被四川学政支彦清选为拔贡的。清代拔贡12年考一次,头名者为拔贡。
黄体诚的爷爷从陕西富林迁徙到汉源后,黄家一直从事官盐生意进而发达。黄体诚是汉源的盐知事,相当于八品官,也同时做官盐生意。四川盛产井盐,所谓银矿其实应该是盐矿。
黄体诚一岁时父亲病亡,是母亲将黄体诚三兄弟抚养成人,而且子女个个都学有所成。黄母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不但要培养年幼的子女,而且还要照顾自己的高龄公公(93岁离世)和婆婆,为他们养老送终。连四川学政支彦清知道了黄体诚的家况后都感慨万分,认为黄母“饮冰沥血,心力瘁矣”。
另外,清溪文庙是以黄体诚为主的当地名人捐款重建的,所以文庙的雕塑风格与石牌坊非常相似。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是面向牌坊街的一面。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石牌坊下部为四柱三间,上方为四层多脊檐。
有关九襄石牌坊的介绍,详见视频《九襄石牌坊》,链接如下:http://www.iqiyi.com/v_19rro05qqs.html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侧面的飞檐,仿如火焰升腾而起。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牌坊上雕刻着48部传统川剧戏目里的169个场景。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飞檐上的鸱吻加了一把宝剑,既有细节表述,又保持整体的坚固,造型非常有想象力。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抱柱石全都刻着石狮和人物坐像,唯一保存完整的只剩下这尊菩萨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她的头饰很奇特,带异域风情,后面看过去又像是彝族女人盛装时的打扮。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菩萨手持的麈尾。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裙袂。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光洁的额头,头饰上有如意纹和珠珞。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这是与菩萨同一根石柱另一面抱柱石上雕刻的人物,可惜身体被毁,只能看到衣服面料上的繁琐立体花纹,还有脚上绑着鞋带的绣花鞋。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小脚女子。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看样子像是在对镜梳妆。衣服质地轻薄,一抬手,衣袖就滑倒了胳膊上方了。左手镯,右手串,胸前一个薛宝钗戴的那种金钏儿,是个富贵人家的女子。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年轻母亲和她读书的孩子。穿着朴素多了,手上一把扇子吗?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女子的头歪得好妖娆。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男子的腹部鼓鼓的,莫不成当时以大腹便便为美?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花鸟。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楼台亭阁。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因为穿着戏服,人物的动作很夸张。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表情各异。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头饰各不相同。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石牌坊全貌。
汉源九襄古镇石牌坊


                                                                      2016年4月16日17日摄于汉源九襄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