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圣德寺白塔


标签:
塔 |
分类: 旅行 |
圣德寺白塔位于简阳火车站旁。寺是唐代所建,早已不存在,只宋代的白塔还保留着。
一早我们乘坐成都发往杭州的K1273次快车出发,第一站就是简阳。每回出行,某人总是把靠窗的位置留给我,不管是汽车还是飞机还是火车,都是如此。我看窗外的风景,他又很愿意看我望着窗外景致的样子,然后不忘记调侃我。
比如今天,他一路上都用“第一次坐火车的样子”来形容我的表情。
火车走的是老成渝线,沿着沱江经过五凤溪,风景优美。
“第一次坐火车看见秋野里有荻花的样子!”
石桥铺。简阳石桥铺是个没落了的古镇。
“第一次坐火车遇到小站停留时兴奋无比的样子!”
简阳火车站旁的一条街道,街名就叫火车站。圣德寺白塔就在这条小街上,距车站不足三百米。
圣德寺白塔大门外。两边是居民种的小菜,被精心围在篱笆内。
白塔门票,五元一张。图片来自网络,可惜没找到背面的,那面有关于圣德寺白塔的简介,还印有唐僧石像。改天我自己再重新扫描。
白塔园大门。
园内有三个孩子在玩耍。那个穿背背口水衫的小家伙最可爱,看某人拍照,明明镜头对着白塔呢,他站在一边儿也条件反射地举起双手来,做出个V字手势。逗死了!
我用手机拍下他来给他看自己的样子!
他就这模样的举着手!
塔身上的四个字是“释迦舍利”。因地宫没有发掘过,是否有舍利子,是哪位高僧的舍利子,这都是个迷。
声明:以下塔内的照片都是在自然光条件下所拍,某人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自觉不开闪光灯。因光线不足造成欠爆的,由我进行了后期处理。
塔内的石梯,顶上的通道采用了非常特别的结构。因我完全无建筑常识,故闭嘴。
残存的一部分壁画。除了能分辨出些许的线条和色块,壁画泥底酥碱严重,已风化起甲了,当初的颜料也许含铁的缘故,经过几百年的氧化,慢慢变成了赭黑色,与我在敦煌莫高窟所见的类似。
底层和另外一层塔心室的顶部设计成繁复冗杂的藻井,以示隆重。特意数了数,共九层。
塔内回廊的顶部造式。
右侧几块砖上还保留了一些泥面,也许当初并不是裸露的。
壁龛内供奉着观音像。
我不敢向她求什么。
观音的壁龛做得很是讲究,突出了圆柱上的两道斗拱,顶部也带有藻井。
穹顶上的壁画。这个部位的壁画算是我在此塔内看到保留得最好的一部分。
这部分的墙皮上,原有壁画的色块依稀可辨。
塔身由内往外开的窗。
药王菩萨塔室顶部的藻井造型。
后面墙上的石刻像不知是否为唐僧?出塔后守塔人告诉我内里有唐僧像,可我只看到这个躲在药王菩萨背后正中央的小小坐像,跟门票背后所印石像图案非常接近。
古朴的石雕。好像是两个很要好的男人,搭在肩膀上的手挺让人玩味的。
守塔人。
整个上午的游览中,只有我俩来此参观。待我们离开后,他也锁上塔门洞回家了。
一塔凌云。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塔基厚重,样式古拙,没有特别多的修饰。
这两排低矮的小红房子是成铁的房产,中午了,有人家做饭,烟囱冒着烟。一旁热心的老太太告诉我们做豆腐时,烟子还要大呢!
小鸡咯咯。
出来后绕到街面上望过去的白塔。
塔身上有个佛像头,我就想啊,他一直在那里看着眼前的世界,看日月交替,看生离死别,看悲欢离合,就那么默默地看了几百年。
搭乘市内公交前往人民公园。
喝羊汤。
简阳的羊肉汤很有名的,不腥不膻。这家的羊肉70元一斤,我们点了半斤杂半斤肉,吃完后又买了半斤羊肉请老板重新炒好,带回家让女儿也尝一尝。
人民公园旁的鱼嘴。
简阳公园建园纪念塔,建于1929年。
人民公园依沱江边的山势而修,园子不大,已被周围的房地产蚕食得差不多了。之前刚好读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里面特意提到鲁迅先生很不爱去公园:“公园的样子我知道的……一进门分做两条路,一条通左边,一条通右边,沿着路种着点柳树什么树的,树下摆着几张长椅子,再远一点有个水池子。”
在我看来,此处确实没啥可玩的,只除了这个塔可看,还有沱江边的香樟树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
在沱江边的庆丰茶园喝茶。我家只有绿茶,故泡了两杯花茶。
“第一次在江边喝花茶的样子!”
发懒。
简阳火车站。
一只小白狗嗅到了我们带回家的羊肉,紧紧跟随。
“第一次在县城候车室等火车的样子!”
回成都的火车上,经过石桥镇,看见了老街的房子。改天会来这个地方的。
养马河。多好听的名字。
深秋了,田野里黄豆的叶片变得金黄。我家女儿也在楼上种了几株黄豆,她成天为它浇水捉蚜虫,还说要为它养老送终。
一旁地里的红薯长得很好,藤蔓茂盛的样子。我想象着自己连根扯它起来,然后欢喜下面挂着一串的红薯。
沱江边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长满了芦花。
铁轨边见废弃的残垣立于荻花中。有巨石阵的从容。
沱江内的淘金船。
工程车上休憩的工人。
站在列车接缝处的人。乡关何处。
“第一次在火车车厢内高兴走动的样子!”
眉山车辆厂生产的火车头,鬼头鬼脑的。
“第一次看见列车会车时的样子!”
青白江福洪杏花村,这个隧道叫柏桠隧道。前年春天我们来这里赏杏花,某人站在这几棵李子树下足足等候了一小时,只为拍到我跟火车头装在一起的画面。
这是列车在石板滩临时停车时所拍,镜头为蔡司广角。
这张的镜头换成了科恩人像头。
火车晚点了,不过我们不觉得闷。列车广播里一直放着八十年代的老歌:李宗盛,陈淑桦,姜育恒,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陪伴过我们青春的,并将永远陪伴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