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扬州日报》所作·六年(B)

(2007-12-09 22:44:07)
标签:

人文/历史

六年——我和《士兵突击》的缘

 

二、你好,爱尔纳

 

《红星》没有排也下马了,令人扼腕叹息。可是,2001年,兰小龙又出炉了一部话剧剧本《爱尔纳·突击》,再次让人眼前一亮。

 

此时的学员队整体提干了,我们终于能以文职干部的身份正式开始参加团里工作了,我的职务是场记、画外音、群众演员、监狱警察扮演者以及袁朗的B制。作为B制,我做的唯一一次工作,就是对过一次词。大约两年后,袁朗A制演员有事不能参加演出,我兴奋了好几天。可是没过多久,组里就命令我接待来了一位外请演员,专门出演袁朗。

 

不过,演不上袁朗我也不难受,因为那时候,我最喜欢伍六一——话剧版里只有许三多、班长、连长、袁朗、伍六一、许百顺这六个人物。成才呀、村长呀、一乐二和五班、老A大队呀都是不存在的。当时舞台上真正爷们的就数班副伍六一了,而且,扮演者是我的表演老师,我清楚他的创作过程。有时下班了,人们散去,我就一个人悄悄在排练场里演伍六一过瘾玩。

 

话剧是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特别是因为我场记的身份,可以参与各部门的工作。

 

每一次排练,我都坐在导演身边,时刻记录导演的指令和各部门的疏漏,受益匪浅。那时候,我几乎可以熟记整台戏各个人物的台词,更不要说某场戏某个人物的调度、服装、化妆、道具,以及舞台上灯光、音乐、布景的切换程序。

 

大的戏剧结构由导演和兰小龙在文本上调整,但小的台词改动,就是由演员提出,经导演认可,最终场记小太爷我负责整理。也就是说:最终的演出本,以及个别的一些字和标点是我的创造。我常常骄傲地幻想,话剧剧本是小说《士兵》的基础,而《士兵》又是电视剧暨再版小说《士兵突击》的基础,那么现在人们看见的也许就有我当年创造的……哪怕只是一个……嗯……标点……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