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写之四零九——餐厅看到而想到

标签:
兴趣学习制度 |
分类: 孩子的教育 |
上周因事去羊城,晚餐的时候在餐馆看到一个事情。
邻桌,一个大概3、4年级的孩子,趁着等菜的间隙,在餐厅饭桌上写作业,然后交给妈妈检查。
看到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场景在我脑子中一直挥之不去,终于,三天后的午夜,在几个讨论教育的群里,我写下了下面几个字:“周日晚上,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在餐厅的饭桌上写作业,天朝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了?”
这个文字,在一个很好的群里引起了短暂的交流。
我在想,这个孩子为何会在这时间匆匆忙忙“赶”作业,作业太多?孩子贪玩不写作业?“兴趣”班多挤压了作业时间?
按我的认知,我觉得第三种可能性最大,而直接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就这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和减负,作业量不会大,不至于要在这地方、这时间赶作业;孩子贪玩是天性,但周末两天不会因为“玩”到这时候来完成作业;所以基本上可以推定第三种可能性最大。
自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出,再加上多年“一孩政策”的加持,在教育上只能用“卷”这个时髦的词来形容,至于兴趣班,只有更多,没有最多,大家恨不得孩子从小便是学遍天下所有可以学的。
我不反对孩子参加兴趣班,但我坚持兴趣班应该是兴趣与适量兼顾,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小时候,也是参加了一些兴趣班,例如“航模制作”、“摄影及暗房”、“电脑编程”……,这些都是我真实的兴趣所在,而也正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发自内心的喜欢去参加,不但快乐,还收益终身。
但现在,有个常见的现象:邻居的孩子在学钢琴,赶紧给自家孩子报一个,至于孩子有没有音乐素养没关系,没有可以培养嘛;朋友的孩子学舞蹈,必须跟着报名,至于孩子身段如何不用考虑,多下几次腰,柔软性就上来了;同事的孩子在学奥数,那也必须报一个啊,这是培养数学天才的必由之路,孩子喜欢文学也必须为奥数让路,读课外书那是浪费时间……
如此等等,是不是很常见?天朝底下这些事情,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大家唯恐孩子学少了,输在起跑线上了,以后愧对孩子。
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明白,这不是最好的,但为何大家都这样“卷”,我觉得根源来源于包括教育的天朝各种制度。
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信邪,坚持自己的,不被短暂的思维所左右,这也包括我。
我们坚信,“生物”是有多样性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父母和社会的礼物,每个人,都有其精彩的一面,所以才有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点,给予孩子成长的支持,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精彩。
周末,泡一壶茶,把这周所想,凌乱垒字,当成一个思考的记录,也不负室外初春的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