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三要素
(2022-04-23 21:48:20)
标签:
良好习惯赏识教育陪伴成长 |
分类: 孩子的教育 |
我不是教育家,也不从事教育工作,但因为出身于教师家庭,所以一直对教育也很感兴趣,在我自己孩子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关注教育,在自留地上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文字,从孩子上大学后,便少了很多很多。今天的文字,肯定没法达到天博雅的高度,但也从自身来谈谈一点体会。
推文的开头刚读完,我便写下“良好习惯、赏识教育、陪伴成长,让我受益良多。”是的,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三点,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践行这三点的过程。下面简单说说自己的体会。
良好习惯,是我近年来和朋友们交流较多的一个话题,我和朋友们说,孩子从小,重要的就是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天博雅的推文里面有了很多阐述,不必重复,记得我曾经写过计划性的重要性,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和她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假期计划等,到了高年级,她自己已经胸有成竹了,每次都自己把学习、假期安排得井井有条,省却了很多麻烦,所以好的习惯,会受益终身的。
赏识教育,更是从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就无意接触到,并深深认同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家长在孩子教育时,很容易有种教育惯性,即在教孩子的时候容易落入“说教、要求”的怪圈,如“你要……,不能……”的语景,这孩子很小的时候还好,大一点了,特别是叛逆期的时候,很难达到要求,便很容易形成“鸡飞狗跳”的局面。
但如果,我们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做对了的时候,用赏识的眼光、语气去肯定孩子,强化其“应该这样做”的主管性,让其在赏识、肯定的环境中成长,比在“被要求”的环境中成长,肯定收益更大。
当然,赏识教育并非不纠错,而是纠错有策略,被赏识、被肯定更多,纠错和建议相伴,这样的教育会更有效果。
陪伴成长,容易被理解为陪伴在身边,例如曾经听过有个家长,说孩子小学6年,晚上写作业必然坐在旁边,我认为这不是好的陪伴。
我认为好的陪伴,应该是孩子需要你支持、协助的时候,可以找到你,你能给予“方法、建议”,而不是给予“答案”,如我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文字《授予渔而不是授予鱼》,这样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而且,一次陪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单个问题,这样的收益,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
世界读书日,应该多读书,堆砌了这些文字,有点班门弄斧的嫌疑,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常学习,共成长,是我一直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