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警告

(2013-07-23 16:09:05)
标签:

被动投资

财经

股票

价值投资

理财基金

分类: 孔浩作品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警告

                                  作者:孔浩

同事带一个亏损惨重的客户跟笔者交流,问及亏损惨重怎么办?…… 云云,笔者深知这是投资市场最普通最平常的一面。触及投资问题的核心,最终的出路还是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的认识投资的本质以及投资心态的把握,只有正确的认清自我,才能摸透投资的繁杂的世界。千千万万的散户尽管亏损的个股不同,实则亏损的逻辑道理大多是一样的。笔者身边的案例很多,因此希望以此文能对这类朋友有所帮助,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安迪一样,无论碰到有多大的困境,希望这类朋友在投资的世界里,只要有一颗积极热烈向上的心,一定都能像安迪一样找到自由海岸的出路。投资的世界,一赚二平七亏的规律,事实上投资的血泪远比投资的欣喜要多得多,因此,没有股神,更多的是亏损之神。多举例一些惨痛的身边朋友的经历,或许对大家更有触发,下文全是笔者身边的实证案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案例一:某女士,听闻某理财师建议2005年介入外汇黄金白银,最初介入1万美金,亏光。之后不甘心,苦学技术,认为摸索到投资交易的哲学,遂介入5万美金,亏光。卖掉一套房,亏光。再卖掉第二套,亏光。之后老公与其离婚,财产分配剩得最后一套房,卖掉去租房炒外汇,继续博。之后朋友们去看她,蓬头垢面,一地饭盒,第二次再去,不见人影,手机不通,至今不知所踪。

案例二:某女士,笔者朋友,炒期货外汇,历经十年有余,年龄近40,至今未婚,曾熬夜盯盘落得一头白发,往广西巴马休养若干月,至今亏损约800万,而朋友其经纪人,靠佣金提成早已买入别墅一套。此女士今日跟笔者见面交流,跟其有详尽交流分析,真诚希望其未来能越走越好。

案例三:某女士,300万入市资金,因股票亏损太多,难以甘心,希望博一场回本从此不再投资,因此遂听从某外汇理财师,介入白银,又亏损惨重。亏损至今剩得60余万。

以上结论:如果在一个不正确的未来投资方向上,停止就是最大的自我救赎了,停下就是进步。贪心贪念太重是投资人性的魔鬼,有多少贪婪就有多少盲从就会带去的多少的亏损。笔者身边的案例,一个美好的家庭或者事业的前程,在投资错误的路途上,大多是一步错步步错,恶性循环未能回头。对于毫无投资经验的老百姓,哪怕给他一块金子的机会去捡,90%的概率捡到也会丢掉,因此,尽管当前股市2000点附近,机会很多,但笔者认为对于毫无经验的散户也是陷阱。笔者认为:投机是人性的天性,注定大多散户无法逃脱,而投机变成了一种习惯,极其的危险。投资人生的很多东西,大多时候不仅仅理性感性去划分的,而是是适应和习惯去区别的。而习惯与适应就像一条缰绳紧紧把我们拖住,要挣扎要改变会非常痛苦。

笔者早前写过《行为金融的实证》(点击链接)一文,很多行为方式导致了投资的认识偏差与错误,对于大部分散户具有普遍规律:有缘的朋友可以看看:

(一):心理账户,基本可以确定90%投资者存在这个毛病。人们总是会不自主的关注到自己成本价与股价的关系,他们口口声声告诉你我是价值投资者,我是理性的,事实上他难以克服心理账户。举例1:在持有成本高于股价时候开心,在持有成本低于股价时候难过。举例2:一样是赚:相对比身边投资者赚更多开心,赚更少难过;一样是亏,比别人亏更多难过,亏更少开心。

(二):确定性问题,基本90%以上的投资者都有这个毛病。大多数投资者投资首先考虑确定性,能赚到的那部分,而抛弃胜算期望值可能更大的不确定性组合。不同的胜算期望的时候,不确定的胜算期望值尽管要比确定性的胜算期望值要大,但人们总是偏向投资确定性的那块(尽管胜算期望值更高)。举例:1:孔浩投入100元确定性获利50元;2:孔浩投入10080%概率获利100元,20%概率获利为0.上面的举例中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1.还有一个问题是,人们总是容易抛出赚钱的股票,留守亏损的股票,也是有此种心态,因为赚钱了确定了就所谓“获利了结”,真正的投资,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问题。投资很多时候也表现为,大多数人总是厌恶风险。

(三):斯德哥尔摩状态,这个症状主要表现为当投资面临困境时候,人们往往会赌一把的心态也不愿意确定性的损失。比如:1:孔浩投入100元确定性亏损50元;2:孔浩投入10080%概率亏损100元,20%的概率不亏损。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2.斯德哥尔摩症状也是此类状态,当人质不能选择的时候,会喜欢保护犯罪者。

(四):侥幸心理,大部分的成年人喜欢买彩票,喜欢赌博重组股,喜欢挖掘题材股。其实大部分的此类投资者都知道买彩票基本大部分是慈善公益的,理性上是非常愚昧的投机,大部分赌博题材个股重组股的也是一样如此,此类投资者并非不理性,只是他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的侥幸心理,他们总是憧憬自己能够中500万,或者重组股涨幅1倍等等。

(五):路径依赖(先入为主),很多投资者投资成长股成功,大概率是一直坚守自己成长股的阵地,严重者还会排斥其他投资方式。当然,一些价值烟蒂型的投资者也一样如此,他们可能藐视成长股投资认为就是追逐泡沫。

(六):信用卡现象,如果钱包拿出300元就舍不得,用信用卡刷卡1000竟然没有感觉。我们的投资一样不是如此吗?这个领域特别是公募基金,基金持有人的钱就是信用卡,如果有利益纠纷的抉择,基金经理投资决策或者思考可能比照顾自己利益多于持有人利益。一样的钱,但钱在不同环境,作用或执行就不一样了。而且,人们心理往往是丢失100元的痛苦远远大于捡到100元的快乐。

笔者以上六点的分析,基本能涵盖大部分投资者交易心理,交易的行为方式的特征。投资上,一个投资者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修炼完善自我的过程。

孔浩 陆家嘴 2013.07.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