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被动投资财经股票价值投资理财基金 |
分类: 孔浩作品 |
投资既然注定是一生不断学习修炼的过程,这个角度去看,投资是学海无涯下一生的功课。价值投资的四要素(能力圈,对待市场先生的态度,护城河,安全边际)中而关于投资能力圈的限定,这是为了恪守自我投资能力圈而减少犯错误的几率?但对于价值投资来说也是不断学习修炼是拓展更多其他额外投资机会,这就是不断扩大与完善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的扩大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外在思想理性的扩展或深化(例如:知识或经验的补充),一个是内在精神品质的完善与丰富(例如:耐心与定力的眼界)。
而很有意思的是:著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其提出著名的“150定律”。该定律指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该定律由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罗宾·邓巴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该定律。而这一定律,不管在原始社会,还是多媒体的网络社会却还普遍适用。原始社会的群落基本维持在50-150人区间,而哪怕高度发达的近代社会,Facebook,微博等平台尽管科学上实现扩散社交的无止境的状态,有些朋友会说我的微博的好友几千甚至上万,互相关注的也数千,但一个人真正的基于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自己拥有的,可以保持私人关系的亲朋好友(内部圈子)基本上还是维持在150人附近。因此,这个角度:无论古今,150定律还是适用并有效。
笔者的感受是:人类处理感情的能力可能是有限的,越多可能越加混乱,感情感性是非线性的关系,而理性智力上可以根据规律或科学逻辑不断演绎推演,复杂可以化为简单,再复杂的数量难题大部分是可以线性规划得知相关性或者答案的,但大脑毕竟左脑与右脑的平衡,如果在理性上去考虑过多感性的部分,就可能容易导致大脑整体的混乱与盲目。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中,尽力减少情绪的影响变得如此重要,情绪控制能力的稳定加上投资能力(投资知识阅历储备,逻辑支点架构整合)的提升最终导致了投资能力圈的扩大。
而我们实践价值投资对于能力圈的思考是一个重点,从150定律去看待投资的能力圈的演绎,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150定律告诉我们投资时候,我们的组合应该是偏集中有限的形式,尽力让感性理性思维匹配得最优化,也就是一些投资者所认为的投资最合适最舒服化的状态,比如5-8个股投资组合,这相对不容易导致感性思维的干扰。
关于“事物本身”与人们对事物本身认知下导致的行为特征:基于事物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分析事物的状态特征,但如果大众都是这种相似的思维模式,这种事物状态的认知就成为平常或演绎成某种行动的一致性。投资者要领先一步,提前感知基于事物基本属性下的认知可能造成的行为模式的方向,而这点,更多时候是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去思辩大多数人思维模式与自我的区别下的思考。这有点类似索罗斯反身性的投资思考---知道事情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提前感知事物认知反射出的下一步行为特征才是最为重要,投资者根据这一预期,做出先于大众投资者更有优势的投资决策。
注明:此文带有行为金融学的色彩,相对偏复杂,仅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