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被动投资财经股票价值投资理财基金 |
分类: 孔浩作品 |
首先笔者申明三个前提:(一):长期集中抓住1-2个长期大牛股,在我们投资过程中是小概率的,就算我们再努力勤奋,也要大数法则角度相信我们难以做到。(二):强调自我投资能力的一定体现,我们长远的努力与爱好有相信跑赢或不差于ETF投资,践行价值投资上的主动投资,放弃仅仅单一的被动投资或ETF投资,当然,这一说法不是完全放弃ETF投资。是不完全ETF投资,追求超越指数的勇气与能力信心。(三):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伴随生命的过程,持续性与稳定性是关键中的关键,长远尽量剔除运气的成分,剔除运气的干扰,长远一定有未知的事实而未被我们认知,我们难以察觉,敬畏市场,总有黑天鹅。
为什么要声明以上三个前提,逻辑是如果上面三个前提得到认可的话,就会过渡到注重组合投资,注重资产配置,依据客观事实或自我风险特征在不同时间年龄的差异,进行组合管理,维持投资组合的动态平衡。组合投资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投资学角度,可以理解为一揽子的投资标的,笔者分三层:1:广义上投资标的可以是债券,股票,衍生品,房产,黄金,收藏品等等。2:狭义上一般指金融产品组合,债券,股票此类。3:再狭义一些一般就是仅仅股票组合。笔者的投资过程中,基本已经放弃了追逐单一个股长期获胜的投资体系,目前侧重组合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具体原因参考前面(一)(二)(三)。组合投资的本质上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又不是尽可能的分散,实行的是动态管理。一般股票组合角度的股票数量会集中在5-10个区间,不能低于5个,不能大于10个。低于5个就违背了组合投资关于分散风险的要求,大于10个基本很多就脱离了能力圈。具体到上文1,2,3三个层次,分别简单探讨:
一:广义上的组合:一般固定收益或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固定资产类(房产,收藏品,黄金),生活保障类(平时生活所需),四者比率是3:3:3:1.根据投资者年龄以及资金预期与需求,会得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年龄比如小一些20-40区间,可能权益类起码不能低于30%,可以高及70%。年龄在60-80区间,权益类起码就不能高于30%,债券类就基本需要50%以上。
二:狭义上的组合:一般就是股票与债券类的配置,跟广义上组合的的观点类似。股票,债券,根据不同风险偏好配比,年轻人为了长期发展,股票占大头,不低于50%,可达80%比率。老年人债券占大头,不低于50%,债券比率可达80%。一个案例:A股组合:五粮液,浦发银行。债券组合:工行转债,民生转债,中行转债,一些企业债或现金管理类产品。
三:再狭义上的组合:仅仅股票组合,一般5-10个,不宜低于3个,不宜高于10个。一个案例:A股组合:五粮液,浦发银行。港股组合:华润燃气,昆仑能源,中集安瑞科。B股组合:长安B,万科B,鲁泰B,京东方B。
组合投资,可以跨市场组合,全球化投资的时代,有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适度跨市场。坚守A股能力圈的,不能认知外部市场的,当然也不能轻易扩市场。
组合投资的优势,一是防止单一少数几个股票的黑天鹅,二是不愿意被动投资,追求在价值投资角度上的组合管理,在不同市场时期,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适度组合动态管理。在价值投资角度,进行组合投资配置资产。组合投资是一条投资道路上,对于投资风险收益的一个合理理性的投资过程,它是投资优化后的归宿,相对完善的组合投资体系能更好的实现投资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注明:本文设计一些组合案例仅供参考,出于笔者前文《投资的边界》,笔者并无推荐之意,仅供参考。需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阅读笔者前一文《投资的边界》。
链接点击---《投资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