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从来不缺乏“热闹”的新闻,从乐视资金危机到互联网品牌企业的进进出出,日本东芝电视完全退出海外市场。据东芝公布的内部组织整顿计划,确定将大幅裁撤达10600名员工,并且确定取消发展海外电视产品与家电部门的洗衣机产品。日系电视品牌曾经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日系彩电也曾经是消费者心中的首选,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判断分析,日系彩电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却显得颇为暗淡,日系家电的衰落,与其在技术上丧失领导力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彩电市场日系品牌只有索尼和夏普,索尼依托OLED技术或许能在未来的OLED市场中取得更多增长资本,实现全球破局;夏普在富士康赋能以后打出了“高贵不贵”的宣传策略,运用完整产业链提升产品性价比的方式,提高产品销量,扩大市场占比,将采取不同的策略,索尼确保盈利能力,而夏普追求市场份额,但两家是否能够突破困局,只有时间的检验了。
以往日系家电品牌的成功是基于技术与品牌的积淀,但智能电视时代,国产品牌海信、TCL、长虹、创维、康佳等迅速崛起,在技术、性能、价格、质量、渠道服务等方面凸显优势,在人工智能、OLED、量子点、激光电视等高端显示技术发力,有了足够的能力与日系产品相抗衡,产品线及营销策略贴近本土需求,赢得了用户青睐。据《2017年1-6月中国彩电消费及下半年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国产品牌85%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外资品牌,并且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单品盈利能力正差距日益缩小。我认为,由于企业频繁变动,技术投入不足,品牌优势不能突显,当消费需求出现急速变化时,像东芝类似彩电企业不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进而无法实现供应与需求的对接,导致出现上述退出市场、被淘汰的情况;韩国彩电企业三星、LG如果同国内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打数量仗具有很大挑战性,韩国企业很可能维持以高端产品为中心追求利益的产业结构,所以在短期内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并非易事,但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将是必然的,但海外市场的拓展将受到来自日韩企业的巨大挑战。资源整合、协同合作、强化自身或许成为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仍任重道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