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视机 |
彩电业绩翻转,家电业格局被打破?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彩电企业在家电市场中一直风光无限,无论是大众消费者还是专业媒体,都被漫天飞舞的“液晶、等离子、LED、3D电视、智能电视”等字眼深深吸引。但或许只有企业自己明白由于利润和核心技术的原因,彩电企业过的并不开心,在布局多元化的今天,彩电企业纷纷开始进军白电领域,但接下来的日子似乎举步维艰,彩电显得黯淡了许多。随着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的相继发布,2011下半年得益于面板价格稳中有降,并在厂商各种消费刺激下,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超过预期,彩电企业的利润增幅首次超过了白电,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彩电企业能否持续业绩飘红,仍有待观察。
中国黑电业绩超越白电,实现翻转
根据彩电企业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海信电器预计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以上;TCL集团预计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5.5亿-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30%-280%,而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主的白电企业由于高库存和销售不畅的原因,败下阵来,格力、美的这两家白电巨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同比上一年明显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彩电技术在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的升级转型,3D电视、智能电视的相继出现,大大提升了原有产品优势,因而在2011年下半年,政策即将退出的最后时机,不少消费者都赶完成家电置换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彩电产品的销量。但是笔者指出,彩电企业在由于核心技术缺乏以及自身属性的原因,能否在未来持续上扬,仍是未知数,但可能性不大。
“白”强“黑”弱格局能否打破,持久发展
彩电能否一直逆转局面成为牵动企业以及业内人士的焦点,或许从两者的属性中更能找到答案。彩电产品属于消费电子类,由于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技术就成为驱动彩电发展的原动力;白电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且技术相对稳定,规模与营销是其发展的制胜要素,因而,推动白电产业发展的自然不像彩电那样是技术不断革命的推动,而是规模的扩大与营销的变革;彩电技术领先企业多为外资品牌,他们拥有众多核心技术,比如夏普拥有全球唯一10代线面板生产技术等等,每一次行业升级发展,产品革命性的发展变化都是在技术推动下进行的。不论是从CRT到FPT,还是从LED到PDP,或者再到现在OLED,都是如此。而白电外资品牌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根本性突破,在核心技术相对固化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凭借熟悉国情而在市场如鱼得水,形成了以市场与规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其次,彩电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的生命周期显得越来越短,这样会造成研发相对落后的国内企业跟不上节奏,总是在市场竞争上慢半拍。如果白电企业能够实现去库存化的话,很难说白强黑弱的局面会全面逆转,由此可见,国内白强黑弱现象仍将持续。
中国彩电业完成“复兴”,任重道远
目前彩电行业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智能电视,而智能电视的关键所在就是软件技术,技术能力的较量在彩电多产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智能电视多屏互动功能、语音功能等等都成为了作为智能电视重要标志之一,创新是企业发展不变的动力,坚持技术创新,是未来彩电企业夺得话语权的重中之重。笔者表示,企业不能盲目的进行产业布局,通过技术等创新方法稳固彩电地位,打造差异化竞争;同时,准确掌握新兴产品的入市时间,优先掌握产品价格主动权,扩大销量增加利润,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