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动中国数码相机行业的“去劣币”进程

(2009-11-11 13:42:48)
标签:

杂谈

分类: IT数码

推动中国数码相机行业的“去劣币”进程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这种现象表现在“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收藏起来,从而导致良币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剩下劣币了。其中隐含的自利性、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在目前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早在2005年爆发的“CCD事件”涉及到10多个知名企业,随后报出的“质量门”事件,与近两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投诉量,其中数码相机投诉量远远高于传统家电、手机、电脑等行业,使数码相机行业成为“丑闻”最多的行业,“劣币效应”凸显。

厂商的自利性使数码相机行业问题频出

历史学家司马迁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于利益的追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目前,在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上,由于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一直是日系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目前市场上的数码相机厂商以日系企业为主,他们使用自己的产品标准来对其产品进行测量,虽然早在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行业标准JB/T10362-2002《数码照相机》,但因贯彻和推行不利,并未在数码相机行业中予以执行。从而导致数码相机产品出现问题后,因企业遵循的标准不统一,而无法界定和解决。我们列举一下从05年开始数码相机行业大规模的出现质量问题事件:2005年10月,索尼生产的数码相机CCD存在质量问题,受影响的近10家数码相机厂商;2006年7月,中消协收到累计343名消费者关于柯达LS443型数码相机的投诉;2006年10月,36位佳能S1IS用户因产品质量问题,集体状告佳能中国公司;自2007年以来三星数码相机I系列、ES系列出现灰屏、横纹等问题,三星公司迟迟不予解决,从而导致消费者投诉居高不下;2008年富士的S1000数码相机拍摄出的相片颜色不正,深陷“颜色门”事件。随着数码相机市场放量增长,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从原来的一年演变成现在的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产品数量也由原来的一款、两款演变成现在的数十款,那么数码相机厂商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方面必然会减少相应的测试实验过程。从近年来频出的数码相机行业问题,已明显映射出的数码相机厂商的自利性,面对消费者无法从表面辨别数码相机的好坏有些厂商便抓住这一机会,即使产品有问题也会在市场上销售,如果消费者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后也会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推脱责任。

分析一则案例:消费者胡女士2008年2月份在国美购买了一台三星I70数码相机,使用中出现死机、黑屏等问题,于是在09年1月份将整机送到三星指定维修点进行检测。维修点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只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产品好坏,由于故障现象他们没有看到,无法判断,不予检修。在消费者的强烈要求下,他们通过消费者描述的故障现象有针对性地更换了主板和USB接口。但09年5月底,相机不能开机,又送到维修站,半个月后告知是主板坏了。又过了大概一个礼拜,三星公司客服人员打电话给消费者说,维修相机的费用需要自费,由于前期出现过这个问题,将费用减免到300元。在此案例中,我们看到,售后服务问题已成数码相机行业诟病,类似胡女士的这种经历在数码相机行业早已屡见不鲜,这种现象长时间、大范围的存在,并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不难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忽视产品售出后的后续服务问题,已是数码厂商的普遍做法,对于这种现象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

数码相机行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从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照相机至今,照相机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而数码相机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其作为新鲜事物,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姿多彩的乐趣。从1998年的“百万像素”发展到如今的“千万像素”,从当初的20多个厂商加入到数码相机生产的大军中,到目前市场上仅剩的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富士、宾得、松下、理光、卡西欧、三星十多家厂商之外所剩无几,数码相机的发展正所谓突飞猛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屡屡出现的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严重困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虽有媒体对于相关事件给以大篇幅的报道,但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企业,也没有丝毫的改变,我们不难看出,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便是作为新兴的数码相机行业,无明确的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监督和管理,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

由于劣币驱逐了良币,再加之国家目前对于数码相机产品还未制订相应的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目前国内仅有杭州的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上海的另一个检测中心可以对数码相机进行检测工作,消费者受地点和昂贵的检测费用限制也不可能一一去做检测。所以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的三星数码相机出现的灰屏、横纹问题,长时间存在。消费者多次向三星公司反映,要求三星公司对于问题相机给予解决,面对消费者对三星数码相机的质疑,三星公司并未积极的做出回应,对于问题相机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出现问题,三星公司可以有恃无恐的面对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疑,也从侧面印证了话语权掌握在企业手中,“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这一事实。

数码相机行业的去“劣币”进程 任重而道远

去除数码相机行业的劣币效应,创建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统一数码相机行业的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数码相机一旦出现问题,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还是人为的操作不当,只有靠权威的检测机构才能予以界定,就要依据相关的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标准的制订工作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的标准,健全的制度才能使朝气蓬勃的数码相机行业朝公平、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企业应加强自律。数码相机的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无论是强制的国家标准还是推荐性的行业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广,还需企业的大力支持,才可以使标准得到很好的应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像素的产品、个性化的功能已经不再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企业只有真真正正的推出优质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