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法干涉“家务事”是否可行?

(2011-01-22 10:05:33)
标签:

中国

儿行千里母担忧

清官难断家务事

老爸老妈

扬子晚报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1/121009553_11n.jpg
(资料图片)

已经成年,却还成天赖在家中,啃老爸老妈的老本,这样的人被称为“啃老族”,被“啃”的父母即便有怨言,通常也无可奈何。今后,法律将为这些被啃父母撑腰,对“啃老”的子女说“不”。昨日(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记者发现,跟一审的草案相比,修改稿增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2011年01月21日  扬子晚报)

如今,“啃老族”日益增多,“啃老”的子女将父母砍成重伤的情况也不鲜见。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对于“啃老族”在中国的普遍可不是近年来才有的,这和中国老人对孩子“操心一辈子”有很大关系。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们在对美国等一些国家子女年满18周岁就要自食其力来讲,虽然一些人肯定,但是更多的却是“人情冷漠”评价。

我们中国人关爱子女胜过关爱自己,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孩子从出生就担心就渴望,其中,担心比渴望更多。渴望的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担心的是,小时候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冷着。上学了害怕学习不好,高考了怕名落孙山,毕业了怕找不到好工作,成家了怕婚姻不幸福,孩子的孩子成家了,又开始把心思全部放在孙子孙女身上。反正是,直到操心到老,直到两眼一闭,算是解脱了。

在中国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亲情,难道用一纸法令就能禁止的吗?“啃老族”虽然普遍,但具体原因五花八门。子女成家立业,自立门户,父母孤独寂寞,加上亲情之爱,总是渴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哪怕白吃白喝,只要看见孩子的身影,听见孩子的笑声,足以。妈妈准备点唠叨,爸爸准备一桌好菜,尽管累点,但是天伦之乐,无限快乐。就如一位网友所言:“啃与被啃界定起来谈何容易?如果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与立法禁止“啃老族”异曲同工。当然,子女不孝,不关心父母,依靠父母苟活者让人唾弃,理应谴责,立法规范,既是呼唤也是约束。不过,多数人还是尊老爱幼,亲情无限的。没有达到非得诉诸法律,对簿公堂的地步。进一步讲,即使对簿公堂,又有几人能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当然,立法规范亲情关系乃社会发展尤其是依法治理的需要。但是,如此强制,并不可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