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和赵本山上春晚较劲?

标签:
赵本山南海春晚辽宁卫视小品娱乐 |
分类: 实事杂谈 |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1-01/18/12992392_141n.jpg
2010年赵本山表演的小品《捐助》(资料图)
连续20年登上春晚舞台的赵本山,今年有望参加7台春晚,他将飞行在各城市和演播室之间,但遗憾的是,14日,他原定回老家参加辽宁卫视春晚排练,却因感冒发烧而缺席。据悉,他重感冒发高烧已有四五天,前一晚他还边打吊瓶边和徒弟对台词,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1月17日南海网)
人怕出名猪怕壮。近年来,赵本山麻烦不断,买飞机遭非议,冲冠一怒被谴责,尤其是去年春晚因为搜狗和“国窖1573”等植入广告,而被舆论围攻,整得有点四面楚歌的味道。对于买飞机之类,本人一直认为,那是本山自己的钱,如何支配纯属个人权利,别人无权干涉。至于小品植入广告,毕竟通过了央视审查。既然通过审查,就不应该把板子都打在本山身上。
如今,春晚临近,“春晚钉子户”又遭热议,本山更是不能例外。按说,一个人要参加7台晚会,来往穿梭各个城市,也够忙乎的了,劳累是不可避免的了。他在微博里叹道:“想想这一年过得真快,马上就到春节了,每一年这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日子,想想就头痛,网友们,你们有好点子吗?帮帮我吧!拉兄弟一把吧!让我也过个好年。”
有人提出赵本山为啥为了上春晚而“不要命”,还有人说,“春晚没有赵本山,天塌不下来。”等等,我不否认,却不能完全赞同其观点。我的感觉一直如此,春晚没有赵本山确实有点黯淡无光,尽管其中植入广告之类的让人反感。但瑕不掩瑜,毕竟赵本山以其独特的幽默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如果没有深入人心,“穿马甲就不认识你了”之类的小品语言就不会火爆流行。
尽管人们对赵本山的非议与日俱增,但每次看到小品之后都会引用小品中的台词调侃,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这是不可抹杀的。至于大家为啥愈发反感本山,原因多多,我猜想,不外乎两点,一是审美疲劳,看惯了本山,看腻歪了本山;二是祈望春晚创新,但又总是失望,况且本山的小品几乎总是一个套路,所以将怨气一并撒到本山身上了。
当然,不可否认,赵本山的小品确实沿袭老套路,而且有点低俗。但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缺一不可,春晚毕竟是为了让大家欢乐开怀,娱乐为主,尽管不能丢了传统文化,更不能整得俗不可耐,但是,众口难调。一台晚会,既要有国粹京剧的高雅,也要有相声小品的调侃,否则,就不是国人团聚的春晚,更不是放松娱乐的春晚。
有消息称赵本山不仅要为央视准备小品的剧本,还将辗转各地,除了每年必上的辽宁卫视,赵本山还接到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的春晚邀请,再加上他要出席几个部委的春晚,赵本山很可能有7台春晚要参加。在没找到春晚创新的突破口的当下,我看赵本山及其小品还是很受欢迎的,不然,各个电视台也不会抢着邀请他参与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