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县摆阔要的是“光”不是“亮”

(2010-12-31 06:37:47)
标签:

蓝田县

路灯

gb2312

楷体

远水不解近渴

杂谈

分类: 实事杂谈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2/30/12931438_11n.jpg

  两排共有36杆路灯,每杆路灯上有136盏小灯,36杆路灯共有小灯4896盏记者雷佳摄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2/30/12931438_31n.jpg

这种路灯一个灯杆上就安装有136个灯泡,耗电量巨大

  陕西蓝田县在城区外的北环路延伸段新近安装了36杆路灯,每杆路灯上有136盏小灯,每晚点亮6小时。这些路灯每晚总耗电323度,两个月电费就将近万。蓝田县住建局路灯管理站、路灯安装公司均称会对路灯节省使用。(12月29日《西部网》报道)

    资料显示,蓝田县去年财政收入刚过1亿元,列西安13区县倒数第二。这自然让我想到了百姓口头常说的“穷富亮堂的” 、“人穷志不短”等。蓝田县的光亮工程的确够“光”够“亮”的。财政收入倒数第二,知名度却名列前茅。街上有亮,脸上有光,尽管囊中羞涩,精神却富有。

    本人不是否定“光亮工程”。城市夜景,灯光璀璨,与人方便,给人享受,没有人反对,更没有人“得了便宜又卖乖”。可是,凡事应量力而行,既不能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上策。尽管不一定做到尽善尽美,起码要做到符合实际。

    如此密集的路灯安装在城区外,有点“远水不解近渴”。钱少,不能不花,既要满足生存,也要改善生活,也就是要算计着花,花到该花的,急需的,而且是改善民生的地方。

    据报道, 记者在蓝田县随机采访了一位姓赵的居民。赵先生说,他家常用的有电视、洗衣机、电热毯、电脑、豆浆机等电器,每个月用电量都在50度左右,“这些路灯一天用的电够我家用半年了。”赵先生说,他们的小区每度电0.5元,这些路灯一个月下来电费就要4800多块钱,“在蓝田这个省级贫困县,4800块钱能救助不少人呢”。

    穷县摆阔早已经不是新闻了,“穷大方”已经司空见惯了。某些地方对资金使用“张弛有度”,却别对待。政绩工程是要往脸上贴金的、搽粉的,当然要舍得投入;而一旦百姓急需解决的,往往都会被资金有限而搪塞。

    光亮工程不能只要领导脸上的“光”,不要群众心里的“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