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智之举碑文网络新媒体文盲余秋雨钟山杂谈 |
分类: 实事杂谈 |
惹不起,躲得起。我投降还不成吗?还想把人整死咋地?(设计台词)
据12月25日《半岛都市报》报道,前不久,网友送了著名学者余秋雨一个“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称号,本来余秋雨都抱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事情,但是网友们开始在余秋雨的博客里面留下大批的恶评,因不堪网友恶评余秋雨清空个人博客。
对于余秋雨“关博”事件,媒体及众网友反映不一,褒贬之词皆有,我却不以为然,博客乃网络日志,人家的“自留地”,耕耘与否,关闭与否,人家的自由,别人凭啥干涉?
今天上网,感觉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的碑文,无意间竟被“好事”网民以“空追求文采而没有真情实感”为由将其列成“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有力佐证!“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大家都说这些半文不白、甚有自夸成分的文字简直在“忽悠”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张生教授毫不客气地评价:“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余秋雨既是大师,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也有七情六欲,开水洒到身上也知道烫的生疼而本能的嚎叫。也许正因为此,余大师才“忍痛”将苦心经营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博客关掉!从2006年起,余秋雨就坚持在腾讯、新浪、搜狐、凤凰网上不断更新博客,交代自己的最新状况和最新作品节选。他的一举一动引来无数读者关注,博客点击率也日渐飙升,单新浪一家,点击量便高达2500多万。可惜,他的博客没能闯过今年年关。12月24日,余秋雨在新浪与凤凰网的博客已全部清零,包括网友评论,颇有人去楼空之感。仍健在的搜狐博客则关闭了网友评论功能。
不少网友认为,余秋雨是不堪网友恶评才关闭博客的。回想近年与余秋雨相关的新闻,不但数量多,还个个生猛,一直处于被质疑的风口浪尖,他的博客也逐渐变味,成了极端网友发泄的平台。口水日积月累,不堪忍受的余秋雨索性关博以求清静。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余秋雨关闭博客是人家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就算是余大师忍耐不了“如潮的恶评”才“闭博谢客”,那也是人家的自由。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假如您每天一睁眼面对的都是怒目圆睁的面孔,耳听得都是愤怒声讨的骂声,你能泰然处之吗?
千好万好,一好百好,如今偶有一点不好,便全盘否定了,便不依不饶了,那股穷追猛打的尽头,实在是让人不能平静对待。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余大师本来也想这么做,但是面对一系列的恶评、谩骂,余大师如果还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看余大师不是傻子就是心眼不全,要不就是神仙,面对骂声而不闻,面对攻击不为所动,我看连傻子都不如。
网络新媒体,自由新平台,但也不是无限制的,也不是恣意妄为的,既要遵守法律法规,也要符合仁义道德,不能有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能无限制的利用网络做无限制的恶意炒作,否则,网络新媒体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网络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情况的,不是用来恶意炒作的。激烈辩论可以,正反交锋也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不能抓辫子、打棍子,甚至目的不存。
一篇碑文,引火烧身,想必余秋雨做梦也不会想到;退一步讲,就算是于大师的碑文让人不满意,也不至于让某些人如此兴风作浪,小题大做,甚至谩骂攻击,给人家扣上“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大帽子。我在怀疑,这是不是一种侮辱或者诽谤。依我看,余大师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附: 网友“华语文盲”评选
第一名余秋雨
获奖理由:作品“空追求文采没有真情实感”,典型言论“含泪劝告”。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碑文也是其证据。
第二名郭敬明
获奖理由:尽管他那些忧伤的文字令小县城的孩子们追捧不已,但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他的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
第三名于丹
获奖言论:“豪猪也是一种野猪”。
终身成就奖赵忠祥
获奖言论:“我的道德是非常高尚的”。
最该受主流谴责奖 六六
作品:《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