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中的“意外”

(2009-06-07 17:17:40)
标签:

保费

平安保险

女儿

医疗费

医疗保险

情感

分类: 家庭故事

    一直对保险行业没好印象,因为保险企业推销时百般承诺,千好万好;而一旦遭遇险情,便会推三阻四,千方百计降低赔付率,目的就一个,少花钱。

    13年前的一个冬天,偶尔一次经朋友介绍,给女儿投了一份婚嫁保险,感觉很划算。每年保费300元,直到22周岁,连本带利7000多元,而且,期间还附加医疗保险一项。女儿打小经常小病不断,经常住院,每次都能报销费用。然而,好景不长,第三年,去交保费,竟然被告知,只需交278元,少了22元,还有这事?仔细一问,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保险公司去掉了附加的“医疗保险”一项。仔细一想,保险公司也不傻,因为每年全额保费才300元,但女儿每年总能报销医疗费四、五百元。保险公司竟然单方面更改合同,真是岂有此理。曾经想过向有关部门投诉,也想过向报纸曝光,但想想毕竟很麻烦,也就没有付诸行动。但是,阴影一直不散,对“保险”的宣传一直颇有成见。

    2008年因工作调动来到牙克石以后,经常听朋友介绍保险之类的知识。也是偶尔一次,给“平安保险”帮了一次小忙,人家感激不尽,给我两张《意外伤害保险卡》,我分别给老婆和女儿填了单子。没有期望能用上,反正是人家白送的,盛情难却啊。有了初步接触,看了相关资料,在朋友的熏陶下,对保险的印象有了些许改变,甚至有了加入的冲动。

    然而,又一个偶尔,形势急转直下。对保险的印象“一下回到了解放前”。

    前天将近中午接电话,女儿声音低沉,从满洲里传来意外消息,女儿在大学宿舍走廊里,被突然掉落天窗板砸中头部,下下午急忙赶往满洲里学院。一番细致检查,并无大碍。庆幸之际,忽然想起那份“平安保险卡”。立即热线电话,报案。经过一番周折,对方详细记录相关情况,敬候佳音。

    终于接到回复电话,心里一阵温暖。哪曾想,对方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你孩子是在学校出意外,而且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保险,应该找学校承担医疗费,不在我们受理和赔付范围”。

    闻听此言,我顿时火冒三丈,“要什么条件下你们才承担赔付?”

    “除非你们找不到责任人。”对方很明确的回答。

    我急了,“那我还保那么多份险干啥,你们又不给全额赔偿。你的意识是不是,只要我自己骑车摔坏了,你们才能赔偿?”

    “对”

     一听这个我更来气了,“按你们的意思,只有人意外死亡才能赔付?”

    “就是这种情况。”

    我迅速挂断电话。“真逗。真是笑话。真能打赖。”女儿在一旁咯咯笑起来,“要是这样,自己打自己,才找不到责任人,他们才能管。”

    “那可不是,自己打自己,没有见证人,更麻烦,他们更不会承认了。”我苦笑了之。

    平安中的意外。意外中认识了“平安”。让我更怕了“保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