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呵护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2007-07-13 11:35:16)
标签:

生命

健康

长寿

百岁

秘诀

分类: 生活感悟
     清晨散步,在文化公园里见到张兄的父亲,若不是老兄介绍,我还真不敢相信他的老父亲今年已经94岁的高龄。
    老人个子不高,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十分有神,银白的胡须透着亮光,就像冬日里大兴安岭的树挂那样,晶莹剔透。
    老人手拿一个折叠凳,一会坐下小憩,一会漫步小走,显得十分悠闲自得。
    张兄颇为自豪地说,老爸只是耳朵有点背,讲话要大声才能听清楚。
    据说老人平时起居十分规律,不喝酒、不喝茶、不抽烟。老人从不挑食,而且,每顿饭都要吃新鲜的,绝不吃半口剩饭剩菜。
    在场的人惊叹老人的高寿,惊叹老人的硬朗,纷纷探究老人生活起居规律,都想从中学会养生之道,渴望长命百岁。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但是对于每个人又是不尽公平的。有的人吃香的喝辣的,衣食无忧,却英年早逝,比如侯耀文、高秀敏、马季等等,他(她)们笑口常开,却过早离世。
    大家都在探究养生之道,愈发感到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没有比健康在重要的东西了。大家都说心胸开阔,不饮酒,不抽烟,就能长寿,但在公园里,我和一位73岁老人简短交流得知,他每天要喝三次白酒,每次最少四两,从来没有喝多过,而且每天早晨照常和四两白酒,即使喝半斤,也没有像别人那样云里雾里,身体棒棒的,不过,每天他坚持锻炼,尤其是扭秧歌。老人很健谈,思路也很清晰,红光满面,看上去顶多60岁,根本看不出已经73岁了。简单交谈之后,老人打招呼再见,说要回家吃饭了,“还得喝二两。”
   
    据报道,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共有60岁以上老人18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14%,百岁以上的老人257位,其中年岁最高的是3位110岁的老人。北京市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的王树新在对居住在北京朝阳区的57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老人在很多方面很相似,比如生活有规律,经常锻炼身体,饮食有节制,心胸开阔,性格温顺,家庭和睦等。
    健康长寿有“秘诀”吗?人口学专家、中国老年学会会长邬沧萍教授认为,除优良的遗传因子具有积极作用外,长寿的关键在于个人科学的行为方式与人们创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一直致力于百岁老人研究邬沧萍教授介绍说,目前中国百岁老人共有17000位,全球也仅有21万左右,占总人口比重还停留在百万分比的行列。他表示,对百岁老人的研究虽然是以个别老人为研究对象,但通过这种研究却可以发现决定健康长寿的共同因素,从而将个别人的健康长寿转向全民特别是老龄群体的健康长寿,并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勤说,要实现健康长寿必须关注生命的各个阶段。老年期的健康是个体过去几十年健康状况的积累与沉淀,带着多种疾病和躯体功能受损的状态进入老年期,就无法实现无疾而终。只有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等各生命阶段都保持健康的人,才能有望达到“健康长寿”这个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

    每当清晨和傍晚,人们看到的锻炼一族中,大多是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人到老了,身体零件都老化了,才有危机感,才行动起来,才想起锻炼身体。而年轻人没有居安思危,在青春的活力中尽情的损耗,没有注意保养各部位的零部件,所以很难达到“健康长寿”。

    如此说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珍惜生命每个阶段的呵护,才能达到完美生命全程的美好渴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