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聊的关注

(2007-05-25 15:29:42)
标签:

无聊

关注

谈天说地

世象评说

刘晓庆

杨钰莹

霍金

分类: 实事杂谈
    啥叫无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二,一是由于清闲而烦闷。二是著作、言谈、行动等沒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林子大,什么鸟都有;世事繁杂,无聊的事也很多。

    好事不出门,坏是事传千里。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嫉妒心作怪。你得桂冠,有人生怕他人知道而自己相形见绌;二是嫉妒心的进一步深化,变本加厉,你马失前蹄,有人唯恐天下人不知,便奔走相传,广而告之,而且添油加醋,不留死角,宣传的覆盖面绝对到位。这是国人关心他人隐私的一大习惯,也是一种无聊的具体表现。

    还记得,厦门“远华”一案在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鈺莹与保时捷轿车的沸沸扬扬一直不绝于耳,而且各种报道一浪高过一浪,无聊地在那穷追猛打,刨根问底。面对有些媒体的所作所为,杨钰莹在接受《羊城晚报》的独家专访时发出了“不要再伤害我”的呼声,“当他们写出不实事求是的报道时,我除了无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试问,娱记们如此炒作,到底想要一个什么结果,“歌迷送车模”不管是否精心策划,我觉得都沒有意义,而且十分无聊。放着甜美的歌声不欣赏,反倒深查细究人家的隐私,不是无聊还能是什么?

    你飞黄腾达时,他捧你上天;你马失前蹄后,他踩你下地狱。这种人这种情况虽属个别,但影响很坏,危害极大。以一曲《大中国》走红歌坛的高枫虽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九泉之下的高枫如果有灵,是如何也不能平静的。在回味媒体炒作的红火往事的同时,他更吞咽着另一份难耐的苦涩,早在其病重抢救期间,许多媒体或一些好奇猎奇者就已经无聊地做出了很多传言,弄得高枫那面容憔悴的母亲揉着胸口,眼含热泪地向媒体呼喊(确切的说是呐喊)“不要把娱乐圈的人想得太坏。”可悲的是,高枫生命谢幕之后,好事者仍穷追不舍,究其是否死于艾滋病,而且对高枫的新专辑的封面(一只猫握刀叉想吃高枫的头)横加猜测,説什么“本来就笼罩着死亡之气”等等。

     以揭他人隐私为自己的快乐,有些人习惯已成自然。看到张先生功成名就,便认为是溜须拍马的结果;闻听李女士加官晋爵,便认为是歪门邪道的功夫,这又是一种无聊。

     想当年,刘晓庆无限风光,除了本人出类拔萃外,媒体也功不可没;但刘晓庆被捕后,各媒体却又一反常态,一哄而上,笔锋急转直下,什么刘晓庆欠农民的血汗钱不还;什么泥腿子告倒刘晓庆等等,并且都刊登在报纸的抢眼位子上。有人把这种行为叫做“攻击弱者综合症”。他们尤其喜欢攻击那些曾经红极一时,却忽然马失前蹄的倒霉人。

    引人关注的事情固然不能无动于衷,但关注的焦点、关注的内容在那里,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高尚的还是无聊的,是爱心奉献还是落井下石,只要不傻,谁都能做出正确判断。歌星的绯闻,个人的隐私虽然有新闻价值,却沒有半点宣传价值,何必劳心费神,劳民伤财,无聊炒作?皆因无聊的人,无聊的好奇心在兴风作浪;沒有无聊的关注,哪有无聊的炒作?

     近日读刘海明一篇杂文颇有同感。剑桥大学教授霍金每天摇动轮椅来控制自己的生命,靠三个仅能活动的手指敲打着宇宙的奥妙。他这次来杭州出席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本来是对他研究课题深入了解的极好机会,而中国记者(包括公众)对他的关注却集中在对其生活琐事的窥视和了解上,有的记者竟然白话连篇,如“你认为人类下一个世纪最大的发明是什么?霍金极其讽刺而且遗憾的説:“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霍金在他的名著《果壳里的宇宙》一书中写道:“我愿意和中国读者分享对黑洞和宇宙中最近发现的激动。”可大家关注的并非霍金的思想,并非霍金的研究成果,并非霍金的研究方向,反而对其衣食住行等倍加关注,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也可以説是一种无聊的关注。

     少一些无聊的关注,少一些无聊的看客。,少一些无聊的好奇,少一些无聊的炒作吧,多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关注。

     对于那些无聊者,此文也够“无聊”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