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废话空话套话形式主义国人 |
分类: 实事杂谈 |
书籍出版,序言不可少。一些作者结尾时总要来上几句类似“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一定有很多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的话。一定程度上讲,这是自谦,但另一面,你随便谦虚几句倒不累,排字可就多费功夫,校对也多了工时,重要的事,你自己都说“一定有很多错误”,那么书一出版发行,岂不既浪费人财物,有“误人子弟”吗?
某领导讲课或讲话,面对台下翘首以待的众多群众,开口便是“没啥准备,随便讲讲”之类的话。也许是自谦,也许真是真是“没啥准备”,但我认为,要真是“没啥准备”就别讲,耽误别人的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要真是自谦,就成了废话,一文不值。听朋友讲一例,中 国教授到外国大学讲课,开口便是“我的研究成果还不成熟”,结果,学生退场而去,“你自己都没信心,还给我们讲啥?”这事例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个中道理却显而易见。
空话、大话、套话,全是废话。但国人习惯成自然,废话不离嘴。说是自谦吧,挖其内心还成竹在胸,可你一夸奖他,便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那两下子差远了。”可你一说其小毛病,他便“不得劲儿”,口服而心不服。外国人对夸奖是极正视之的。你赞美其“能耐”,他会回报你一句“谢谢你对我的夸奖。”
空话、套话,顶多没用;可大话的反作用却不可低估。想当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把中国折腾到啥样儿?而今“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又造成多么坏的影响?李瑞环对此很气愤:“中央一再要求知实情,讲真话,力戒虚假浮夸,但一些地方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泛滥,许多真实情况反映不上来。”这是极其危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可避免质变,吹牛到一定份儿上,兔子尾巴也就长不了啦。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眼前的事。一谈到家庭经济有人兴致勃勃地数出一大堆诱人的数字,细一查,东拼西凑加起来的;一说到合理化建议,一些人便如数家珍,提了多少,采纳了多少,创价值多少。背后一了解,哪有这码事儿?即使有也是某些领导个人决策的变通……
废话没用,废话误事,废话更害人。但国人为何还在不断重复着废话呢?国人的心理因素在作怪,“形式主义”是其根源。如何改掉此病?以愚之见,应将“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彻底改为“不说空话,真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