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的男青年为啥难娶到媳妇

标签:
情感庆阳天价彩礼婚不起结婚成本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李清
今年3月,媒体连续报道了甘肃庆阳农村地区出现的“天价彩礼”及婚嫁大操大办等现象,引起庆阳市委和庆阳市政府的重视。日前,记者从庆阳市民政局获悉,庆阳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制订了《关于倡导婚俗新风加强农村婚姻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抵制“天价彩礼”、拒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禁止媒人借婚介敛财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经过村民大会讨论,印发全体村民家庭执行,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西部商报》5月24日)
众所周知,甘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庆阳农村的男青年结婚,需要给女方十几万到二十万的彩礼。很显然,这对当地多数家庭都是不小负担。尤其是有的家庭,“东凑西借给大儿子娶了媳妇,马上又要给小儿子娶媳妇”。而据媒体报道,“天价彩礼”不仅让当地适婚男青年望“婚”兴叹,还引发了一些纠纷甚至悲剧事件。毫无疑问,“天价彩礼”是不好的社会现象,相互攀比和媒人助推此现象更不应继续存在。地方政府倡导抵制“天价彩礼”,有积极意义。
然而,地方政府要求把抵制“天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呢?恐怕有点难度。首先,虽然婚姻法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彩礼是传统民俗,在结婚本身属自愿、非买卖婚姻的情况下,女方向男方要求“天价彩礼”无法强行禁止,村规民约也没强制约束力。就算一些村庄能让村民不要求“天价彩礼”,一些村民的儿子娶村外媳妇时,不给彩礼对方就不嫁,村里乃至政府部门能有啥办法?
为什么庆阳市和一些农村地区,会有“天价彩礼”现象?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相互攀比、媒人助推固然是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这么两个:一是地方经济比较落后,女青年倾向“孔雀东南飞”,本地对女青年难构成吸引力。二是由于传统观念和非法计生行为影响,加剧了当地性别比例的失调。男多女少,婚恋市场上女性“奇货可居”,自然会“待价而沽”。
其实,对“天价彩礼”不能只看到彩礼。即使男方不需给彩礼,女方往往也要求男方有房甚至买车,算下来费用并不低于“天价彩礼”。在城市里,买婚房动辄需要数十万、上百万,哪里比庆阳的“天价彩礼”少了?所以,“天价彩礼”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也是结婚费用水涨船高的反映。媒体曾报道,中国人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婚不起”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庆阳的“天价彩礼”能引起关注乃至政府重视,只是因为当地实在太穷,女方向男方要求十几万元的“经济实力证明”,就能成为很多家庭的不可承受之重。
庆阳的“天价彩礼”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陋俗”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十几万元在发达地区,根本算不上什么“天价”。要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需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让本地不再因经济落后成为男青年“剩地”。而从短期来看,除了宣传倡导转变观念、少收不收彩礼之外,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鼓励男青年学习技能,外出务工或者创业,提升个人经济实力后再娶妻,而不是二十岁刚刚出头,啥经济积累也还没有呢,就让父母去找媒人给自己“说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