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造假,我们不要造恶

标签:
加藤嘉一周刊文春庆应大学十年砍柴东京大学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李清
日本《周刊文春》杂志近日刊出一篇文章,揭露日本旅华青年学者加藤嘉一伪造简历。具体包括他并未考上过东京大学,关于留学费用的说法自相矛盾,并非日本庆应大学SFC研究所“上席研究员”,只是访问研究员,等等。10月31日,加藤在日本官方网站发表了“道歉报告文”。(《京华时报》11月1日)
毫无疑问,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知名公众人物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来自遥远的“伊豆”,如果在履历、职位等方面造假,会越来越容易被无情揭穿。对几年内知名度大增,有“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之称,并有志今后往政坛发展的加藤嘉一来说,今天的丑闻肯定要影响他的声誉。对他今后个人发展中可能因此遇到的挫折,他只能吸取教训,自己埋单。当然,他的情况,也给其他人发出了警示。
但是笔者想说,我们对加藤造假的谴责需要有度。这倒不是因为“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而主要是说不能片面、极端地看问题。比如,不能因为加藤在考大学和工作经历上说了谎,就对他所有方面都进行否定,“一竿子插到底”。有人就说,如果加藤没夸大简历,会有人发表他的文章,为他出书,请他做讲座么?其实,笔者曾与加藤一起吃过饭,虽然个人感觉他略有些“装”,但必须承认,他还是有相当表达能力的,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独到看法,笔耕不辍,文章也有一定水平,非多数普通青年能比。
需要说的是,加藤嘉一在中国时受到很多追捧,但也早有人对他不待见。有一次,他可能就在地铁里遭到了攻击。去年7月,他原本要到甘肃某大学做讲座,但该校取消了他的讲座,还在微博上发了言辞激烈的声明。但必须注意,一直以来,反感加藤的人,主要是针对他的一些性格作派,觉得他是“人精”之类,还有一些关于中日关系的观点,甚至有把对日本反华政客的反感,投射到他身上的情况。这次他被揭露简历造假,让反感他的人更找到了攻击机会。可是,简历有瑕疵,等于十恶不赦,该全盘否定吗?
知名专栏作家十年砍柴认为,加藤谎说东大录取未去是年轻人吹牛,和伪造学历骗取教职有区别;他的文章是可读的,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且很勤奋;日本媒体揭露后他马上道歉,可见日本社会对诚信之重视,可做中国镜鉴;另外,中日需要加藤这样主动了解对方文化的青年。我认为他的话颇有见地。而且,我们对加藤这样的外国人,不但应当有作为“工具”的需要,还应当宽容地接纳。是的,他在中日历史的一些问题上,没有站在“正确”立场。可他在中日之间受了不少“夹板气”,知道吗?我们难道应当苛求一个外国青年?与大多数的日本青年、中国青年甚至中国的中年知识分子相比,我以为他要成熟得多。
加藤在简历上夸大、造假,无论如何都是错误行为,对这笔者不会为他辩护。但众多国人对被揭露造假后已经道歉的加藤,竭尽“踏脚”之能事,甚至用恶毒的话辱骂,这样的做法只能说,照见了人心之阴暗,榨出了“皮袍下的小”。就算曾经爱读过加藤的文章,又被“骗子”骗了多少东西呢?我相信,从教训中站起来的加藤,只要保持勤奋这个他“唯一的才华”,未来的路一定能走得较好。而我们许多正乐此不疲攻击加藤者,多年后能被记起的“战绩”或许只有对批评声音的排斥,对成长青年的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