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清
李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76
  • 关注人气:1,9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对民营实体书店生存艰难悲情

(2012-02-13 14:14:53)
标签:

民营书店

实体书店

网上书店

光合作用

风入松

文化

分类: 商业观察(含互联网)

  文/李清

不必对民营实体书店生存艰难悲情  2012年1月,国内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在厦门的5家直营店全部关门。之前,其在北京的7家直营店已全部关闭。2010年1月,曾被誉为国内规模最大民营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宣告停业。2011年7月,国内最大独立书店之一的季风书店关了4家门店。2011年9月,三联书店宣告退出广州。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我国倒闭关门的民营书店达1万多家。(《中国青年报》2月12日)
  随着网上书店和数字出版的日益活跃,民营实体书店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尤其是一些有多年历史,文化性强、特色鲜明的书店倒闭,让许多老顾客惋惜不已。对此有人认为,民营实体书店生存艰难,是对城市文化的打击,呼吁有关部门对这类书店进行特别扶持。然而在笔者看来,对民营实体书店生存艰难,其实不必过于担忧。
  首先,作为书店来讲,最主要的功能是卖书,也就是将图书从出版机构送到有需要的读者手上。书店在本质上与各种商店一样,属于市场流通部门。既然如此,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实体书店日渐式微,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书,只是图书的流通换了新的形式而已,图书出版与销售的整体情况并没受到什么影响,我们对一些实体书店关张又有什么值得哀叹的呢?
  当然,一些人怀念光合作用书房、风入松书店等,觉得这些书店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其实,文化氛围并不来自书店,而来自这些书店所卖的书,比如风入松书店就以销售人文、学术类书籍为主。但是,即便现在这些书店不存在了,读者想买自己需要的学术、人文类书籍,仍然是可以轻松买到的,网上购书甚至比以前更方便,不过是需要改变习惯、逐渐适应而已。
  有一些“地标”式民营书店,吸引粉丝不仅因为所卖的书有特色,还因为这些书店经常办学术讲座、艺术展览乃至读书节等等。然而,这也不是强求保留这些书店的理由。要知道,办讲座、展览等本就不是书店的常规功能,没有这些书店,也有其他的文化场馆去办。更重要的是,经营书店是市场行为,如果读者的消费不足以支撑一家书店的生存,以这家书店有文化氛围,要求扶持它继续经营,有什么道理呢?难道书店是公益性文化机构吗?
  事实上,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相比,固然有其一定优势所在,但实体书店绝不等于更有文化,网上书店也有各种文化展示和参与活动。而民营书店更不等于文化性强。众所周知,火车站卖武侠言情小说的书店,机场卖成功学书籍的书店,学校周边卖教辅书的书店,基本也都是民营书店,它们有多少文化呢?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渴求可以理解,但这并非民营书店的责任。
  需要说的是,许多民营书店经营惨淡,与不公平的竞争与政策有一定关系,比如政府征税过重等等。但是,这不只是民营实体书店的事,而是所有民营企业的共同问题。事实上,一些对实体书店造成巨大冲击的网上书店,不也是民营企业吗?从实体书店的发展来看,其衰败是难以逆转的大趋势。就像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稿纸被电脑取代,都不可能重回过去了。

 

  发表于燕赵都市报,详见:http://epaper.yzdsb.com.cn/201202/13/e1914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