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镜头不是县领导让播的多好 (彭城晚报)
(2009-03-05 08:41:09)
标签:
合江县电视台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李清
四川合江县近日发生不小震动:县电视台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本地新闻时段,反复播放的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除了暴露县城存在的脏、乱、差外,还集中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华西都市报》昨日报道)
群众对城市管理有意见,甚至对地方领导不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正常的情况下,类似“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质问,基本是不可能在本地电视台看到的。能发布这样的话的媒体,要么是外地或更高级别的,要么只能是网上论坛——后者也极容易在事后被屏蔽。
现在合江县的地方电视台,能将群众批评政府、质问领导的话,“原汁原味”地播出来,无疑显示出了极大的勇气。当地领导允许节目播出,也显示出了不一般的魄力。笔者相信,节目中暴露的脏、乱、差市容,会很快得到整治、有所改观。事实上,县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了,短片放完后,他们就开了誓师动员大会,如果整治工作做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
不过,尽管合江县电视台吃了“螃蟹”,其播放“质问”镜头的行为,仍是有让人遗憾的地方的。据台长朱丹介绍,他和台里的其他同志,原本是决定将这个镜头剪掉的,但县领导了解情况后,让县府办通知电视台,一定要把群众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内容加进去,电视台才重新编辑并开始播出的。也就是说,“质问”镜头并不是县电视台主动公开播出的。
很显然,如果合江县电视台拍的电视片,不需要报送给县领导审阅,媒体的舆论监督能量,肯定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只是在当前的媒体管理体制下,笔者并无意苛求一家小电视台。笔者想知道的是,县领导要求播放“质问”镜头,有没有更深的内幕和目的?他们究竟只是为了反映民声、承担责任,还是想借群众的诉求,来提高整治工作的力度,并强化自己的权威?
毋庸置疑,县电视播出“质问”镜头,是有进步意义之举。但是,对原本很普通的一个镜头,县电视台每天两次地反复播放,又不免让人感觉有些不寻常,甚至隐隐约约有些担忧。县领导操纵媒体的权力太大,他们在对市容进行治理时,在对违法者进行处理时,会不会权力也过大,不受制约?比如,治理县城脏、乱、差,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会不会搞违法强制拆迁,搞不合理的罚款和摊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只能看到合江县的领导,有建立政绩的迫切愿望,看不到社会对公权力的制约机制,看不到职能部门对百姓的主动负责,这是很不够的。